唐贞元十一年的清明节,崔护因为进京赶考落榜,就去了郊外散心。略带不爽,又略带一丝轻松的心情,导致崔护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深山里。本来以为已经无路可走了,但是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过山坳,只见一处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旁边还有一处农家就坐落在桃花树里面。崔护走了很远,就有点口渴,于是走到这户农家的柴门前,轻轻叩门说道“小生赏春路过,可否讨口水喝?”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只见是一位身着粗布、简单朴素的姑娘,但是却异常清新脱俗。
姑娘看崔护没有恶意,就请他去草堂落座。崔护坐在那里就开始打量这周围,只见屋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处有排书架,书架上放满了诗书,桌子上有笔墨纸砚,墙壁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着,“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这句诗可谓典雅不俗。书桌上面一张纸,那张纸上面写着一首咏梅诗,“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这明显是在用梅花感慨自己的身世。

姑娘把茶端出来了,崔护连声道谢。但是因为房间里面就两个人,他们两个就非常尴尬。崔护就把自己的姓氏祖籍说了一下,姑娘也回应说,小女子叫绛娘,随父母蛰居于此。说完这个话,姑娘就不再说什么了。最后崔护话题一转,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绛娘也只是听他说着,含笑颔首。这两个人,一个坐在草堂的门口喝水,一个在桃花下默默静立,山野寂静、悄然无声,只有两个人静静的呼吸。正值青春年少的两个人,不由得在心里荡起一圈圈涟漪。在这样浪漫满园的氛围之下,怎能不生起情愫呢?
崔护回乡之后,虽然也经常想起一面之缘的绛娘。学业的压力使他渐渐忘了。第二年,崔护赴长安赶考,终于考中了进士,这时崔护就想起绛娘了。时隔一年之后,他也在春天的下午,去寻找绛娘,最后在门口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去年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崔护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也就是《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回去之后,始终觉得对绛娘难以忘怀,尤其是她人面桃花中的倩影。过了几天,他又去城南寻访,还没走到房舍就听到屋里传来阵阵的哭声,崔护上前赶快敲门。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崔护,就问,你可是崔护?崔护赶忙称是,这老者说,都是你害了我的女儿啊。原来绛娘自从去年清明节见过崔护之后,便日夜思念。春去秋来,绛娘朝思暮想,本已绝望。于是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回来之后就看到了门上的题诗,便痛恨错失机遇,以为今生不能再见。于是,愁肠百结,一病而终。崔护听到老者的话,跑进房间,抱着绛娘的尸首,放声大哭道“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啊。”

没想到他这一摇,竟然把绛娘给摇醒了。其实想来绛娘应该是一口抑郁之气郁积在胸中,然后崔护这么一摇,顺过气来了,所以也就复活了。但是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遗憾与内心巨大的痛苦岂是我们这些局外人能体会的啊。
最后,有情人也终于成了眷属。
所谓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雨。所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崔护在全唐诗当中留有六首诗,只有这一首诗,为世人所称赞。
美好的爱情,怎能让人不信缘?!
假如爱有天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