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男方送彩礼如今似乎成了没有明文规定的硬性指标了。
以前曾听说过与结婚相关的俗语,“万里挑一”“万里挑七(妻)”“上车6666”,“下车8888”,更夸张的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就是五元的一万张,一百的一千张,五十的面钞一大片。具体多少也没算过,想来也是不少的。
城市的婚礼我也曾见过不少,为了真爱裸婚的有;女孩家陪嫁陪房陪车再陪卡的也是不少;男方买婚房女方来装修的也有;男方全部包办女方只来一人便可的也大有人在。无论怎样,大多无论充面子也好,小气也罢,总算没超出自己实际经济状况太多,相对也不算太离谱。
然而,现在农村的彩礼夸张程度已经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他们送钱分的次数比较多。第一次送钱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十几万的似乎成了常态。更别说分好几次再送了。从表面看,与各家攀比卖女儿无异。越是偏僻的经济落后地区,越是对彩礼的要求如同天文数字。那彩礼对于年迈双亲来说简直生不如死。有太多老人已近古稀还背着娶儿媳时欠下的彩礼债啊!
现在更夸张的现象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尤其是1990年左右出生的那拨人。当时严酷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年无数女婴为其陪了葬。那几年好多家庭是非男孩不要的。如今那些男孩们大多近三十了,好多还在找对象,适龄的女孩早许了人家,年龄太小的女孩对彩礼的要求更高。与此同时离异女性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据说两口子吵闹要离婚,消息一旦流出,各路媒婆就上门去问啥时候办离婚手续,好安排女方跟其他单身男见面。听着像个段子,也说明现在婚恋市场男女比配出了问题。
再说彩礼,为何要那么多彩礼呢?先说说留在农村的大多数夫妻的生活状况吧。男女婚后,如果没有孩子,俩人会一起外出打工,那段时间大约也是俩人比较开心的时光,一般一年左右,女人就可能会怀孕,然后要生孩子。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还得回乡生子。这一回去就仿佛跳进了无底深渊。生完孩子带孩子,如果第一个是女孩,他们会紧接着要第二个孩子,如果第二还个是女孩,会要第三个……所以每一个婚纱照上貌美如花的女子跟我们所谓的黄脸婆真的是一个人,我们没有看错。女人就这么一直带孩子,过着丧偶式婚姻……男人如果打工地方比较远,可能会春节回家几天,也就那几天。在外辛苦一年的男人能够体谅妻子在家日夜操劳的也没几个。熬夜打麻将,玩游戏,看手机,跟他一个人在外面一样。而女人呢,不但要照顾几个孩子,又多加一个巨婴。本来想着嫁人是找个依靠,可以彼此成就,结果自己从新娘熬成实实在在的娘了……哪里来的安全感,哪里来的幸福?
如此看来,她们结婚时候多要些彩礼真的也能让人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