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布袋和尚传奇

布袋和尚传奇

作者: 漫漫无忧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23:31 被阅读0次

在佛教中,弥勒从印度所来,到中国后演化成了唐末奉化的“布袋和尚”——契此。

据说,在唐末的一天清晨,奉化长汀村前的江中水声大作,波涛轰鸣,滚滚江水犹如张牙舞爪的巨龙,呼啸而来,奔腾而去,大有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之势。

村民张重天正在田间劳作,他在江边生活了半辈子,见惯了春汛的洪峰浊浪,然而,令他感到奇特的是,在低沉如牛吼、震颤如雷鸣的波涛声中,好像有一缕飘飘悠悠的仙乐从高渺的宇宙深处传来,在波浪之间回荡……更让张天重惊奇的是,深浊的江水之中居然漂浮着一朵从未见过的莲花!硕大无比,通体金黄,似乎放射着奇妙的光芒,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徐徐的向上游飘来……

张重天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使劲闭了闭,然后再睁开,虽然金莲花不见了,可是在金莲花消失的地方,他看到了一捆柴草,而柴草上竟然躺着一条赤条条的男孩!

面临灭顶之灾,小男孩却浑然不知,好像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一样呼呼大睡,陶醉在甜美的梦乡,张重天没多想,赶紧用耙地的长柄镢头将柴捆拨拉到跟前,一把把小男孩抱了起来,不可思议的是,他刚刚抱起孩子,那捆柴草便散开没了踪影,而怀中的那个孩子,好像早就知道会被他从洪水中捞起来一样,冲着他咪咪发笑。

张重天看那孩子圆头大耳、生相端庄,不觉爱不释手。抱回家中,与妻子窦氏商量,认为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决定把他收养下来,后由与长汀村隔溪相对的岳林寺的闲旷禅师取名“契此”。

小契此不但长的富态,而且是个福星,他天真活泼,俏皮好动,给张重天夫妇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更为神奇的是,自从领养了契此,多年来未曾孕育的窦氏,又喜得一女一男。当然,这也是张窦夫妇行善积德的结果。

契此从小就常随父母到岳林寺拜佛,还与寺院里的罗汉圣僧像称兄道弟。稍长,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便常到寺里嬉戏。契此似乎对岳林寺高大的建筑、辉弘的佛殿、巍峨的佛像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受其父母礼佛的潜移默化之影响,从而使得他对佛教产生

契此在岳林寺出家后,也许是经历了心灵的磨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也许是超越了红尘之后的大智大觉,常有些令世人感觉趣奇的举动,最特别的就是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着一个大布袋,当有人问他的法号,他就用偈语作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从此,他便以布袋而得名,被称为“布袋和尚”。

相关文章

  • 布袋和尚传奇

    在佛教中,弥勒从印度所来,到中国后演化成了唐末奉化的“布袋和尚”——契此。 据说,在唐末的一天清晨,奉化长汀村前的...

  •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是我给起的名字,那是去年夏天在五台山,我正抱怨着说五台山好无趣,老公推了推我的胳膊,说看到一个有趣的和尚。...

  •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僧人,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气生财,累积财富的意味。世传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

  • 布袋和尚

    笑口慈眉笑口开,百川容纳大胸怀。 人生苦难知多少,每到君前便无哀。

  • 布袋和尚

  • 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 《布袋和尚》

    大肚能容天下事,常开笑口戏红尘。 秉承弥勒慈悲意,布袋掏空济世人。

  • 布袋和尚的布袋里装的是什么?

    我很好奇,布袋和尚的布袋里装的是什么? 布袋和尚传说为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人。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又称布袋和...

  • 禅宗史188:布袋和尚

    第三十四节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僧人,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佛教史上,他都是颇有声名之人物。布袋和尚...

  • 五绝·缘金刚·题布袋

    紫杖挑布袋,乐行烟火间 提起三千界,放却水月幻 布袋和尚简介: 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奉化长汀人,世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袋和尚传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pd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