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C罗和姜文都为此落泪,别让它也成为孩子的遗憾

C罗和姜文都为此落泪,别让它也成为孩子的遗憾

作者: 青松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09:46 被阅读0次

    前些天看到一则新闻,硬汉C罗看到已故爸爸的视频,抑制不住情绪,竟哭成了一个泪人。

    父亲在2004年录了一段视频,对儿子C罗说:“我很骄傲自己的儿子能有今天的成绩”。听见父亲鼓励自己的话语,这个球场上的王者,终于卸下所有的铠甲,泣不成声。

    当主持人皮尔斯问他:“是什么让你如此难过?”

    他一边抽泣着一边拭去眼中的泪滴,说:“我成为了最好的,而他却没有看到,他没看到我举起奖杯,他没看到我变得多好。”

    是的,C罗目前保持着145项足球记录,是球迷心中最好的足球运动员,他取得的成绩无人能及。所有人都见证了他的成就,唯独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见证者,那就是他的父亲。

    C罗的父亲2005年9月7日,因为酗酒导致身体恶化(肝癌)而病逝于英国伦敦,当时,C罗正在俄罗斯参加葡萄牙国家队比赛,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非常支持C罗的足球事业,父子二人的关系也非常之好。

    家境平平的C罗(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她动了打胎的念头)在踢足球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加盟里斯本竞技少年队最初的几个月,C罗的马德拉乡下口音成为首都同伴们的笑柄,为此自尊心很强的他一度自卑,不止一次地和模仿他讲话的小队友发生冲突。因为个子长得过快,C罗险些被踢出球队,因为教练认为他动作过于笨拙!

    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够被父亲所看见、珍视和肯定,每当C罗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时候,父亲都毫不吝啬地给与他赞扬和鼓励。

    终于,C罗接受了5年严格、科学的训练,坚持不懈的努力使C罗开始逐渐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而脱颖而出。

    C罗曾经在他的自传中写道:“父亲给我的影响很大,他的赞扬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深爱着我的父亲”。

    外星人C罗的泪水,何尝不是很多人内心的折射,父母的肯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父母无法分享我的成就、无法感受我的骄傲,又是多么大的遗憾!

    1

    许知文曾采访过姜文,问他一个问题:“你这么多年遭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姜文说:“没跟妈妈处理好关系。”

    小时候,姜文和弟弟姜武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姜文调皮,姜武听话。姜文作为长子,母亲对他更是管教严格。

    有一次夜里12点,姜文都睡觉了,母亲还是把他叫起来挨打,母亲问他: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吗?

    姜文其实压根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但是母亲打他一定有理由。

    当年考上中戏,姜文兴奋地把通知单送到母亲眼前,原以为会被夸奖,结果母亲没有表现得多高兴,“啪”的一声把通知书扔在一边,对姜文说“你那衣服还没有洗呢,别给我聊这个”。

    这些年姜文拍电影赚了很多钱,他给妈妈买了新房,但妈妈根本不想搬过去住,她说大房子没有老房子舒服。

    姜文的电影名利双收,他让母亲看自己的作品,母亲看完并没有多喜欢,甚至还说自己更喜欢看《大宅门》。

    因为缺失母亲的认可,硬汉姜文的内心一直很自卑。

    他说:“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再好一点,就能得到妈妈的肯定了。

    就算是个成年人,姜文也像个小孩一样,深深渴望妈妈的一声赞美和夸奖!

    2

    《陪伴式成长》里作者苏珊提到:孩子的成长里,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

    她引用哲学家詹姆斯的话,“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被开发到20 %到30%;而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到 50 %;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 70 %~80%。

    心理学中,对孩子好的表现加以关注和称赞,会带来理想的结果,这就是正强化。而不明原因的惩罚会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亲子矛盾以及抑郁的概率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而言,家长的信任与鼓励才是最重要的。

    3

    前一阵,南宁一位十岁小女孩乐乐,打赏短视频主播花掉了妈妈一年的工资。而孩子出手如此大方的原因,竟然是:从来都说我这不好那不好,在家没人夸我,主播他们夸我,我很开心。

    一直被否定,不被人夸,就在网上找人夸,赏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换句话说,如果父母经常夸孩子,她也不会花钱过被夸的瘾。

    可见,小小年纪的乐乐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博得关注和满足。

    更有甚者,前段时间四川一名高中生小斯在高考后选择自杀。他在留下的2800字的绝命书中,提到:

    考了98分都要被骂,吃饭打嗝一耳光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会被爸爸打。爸爸问英语学懂了没:如果说学懂了,爸爸就会说:“娃儿不要骄傲自满,半灌水响叮当。”如果说没有学懂,爸爸又会说:“那你这一学期学了些啥子麻批!”想得到爸爸的一句肯定,简直比奔月还难。

    对小斯来说,父亲的话有着很大的权威性,他因父亲的话而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最终不堪重负而轻生。

    很多父母们总是诚惶诚恐,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摆起了“扑克脸”。

    面对孩子渴望得到称赞的眼睛时,他们心里高兴,嘴上却总是说:“你做的不好!”

    这些打击式的话语,就像一把利剑,击垮了孩子的身心,说者无心,听者可是受到巨大的打击。

    4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两棵一摸一样的绿色植物,一株每天都有人不断地用语言来攻击它,另一株植物恰恰相反,它每天都会被表扬。

    实验开始,为期30天,除了语言上的不同对待,两株植物的其它安排没有一点差别,一样被浇水、施肥、晒太阳。

    三十天后,被赞美的植物继续茁壮生长,生机勃勃,而另一株每天受到语言攻击的植物则发枯发黄,毫无生气。

    这就是语言的魔力,谁都喜欢听“好话”,植物如此,何况人呢?

    那如何对孩子说“好话”呢?《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一书倡导父母这么做到这几点:

    (1)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妈妈是超人中》,嗯哼犯了个“低级错误”,做了一个“火腿肠蘸番茄酱”给霍思燕品尝,从表情上看,味道明显不好,但霍思燕夸他是发明家。

    嗯哼要榨果汁,但他直接把水果倒在杯子里,再倒入一些水,霍思燕也没有指出要榨汁机,而是全程配合嗯哼。

    如果我们看到的只有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用成人的眼光来质疑孩子的世界,那么孩子得到的反馈只能是日积月累的负强化。

    (2)允许孩子犯错,不苛求孩子做“完美小孩”

    《大卫不可以》中,调皮捣蛋鬼大卫总是闯祸,不是将花瓶打碎了,就是玩得一脸泥巴。

    可是大卫的妈妈没有嫌弃他,打骂他,而是教育他之后摸着他的头,还是会轻轻对他说一句:大卫,妈妈爱你。

    比起100分,学习方法和兴趣更为重要,比起完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更应该被“看见”,孩子的成长,必然是个试错和改进的自我升级的过程,不可处处要求孩子事事完美,处处争先。

    (3)夸赞孩子的努力和个性

    有一期的《幻乐之城》窦靖童的作品《幻月》艳惊四座,但最激动赞誉最多的还是作为幻乐体验官的王菲。

    其实作为体验官,为了表达自己的公正客观,面对自己孩子的作品,溢美之词可能都会有所保留,但是王菲就是王菲,在何炅提醒“你冷静点!”的时候,她并不见好就收,继续说到“我很冷静,我也挺客观的。”

    “这就是我节目有史以来见过的最点题的作品。”这样的赞美甚至连女儿都有点惊讶,而王菲的真性情也尽显无遗。

    窦靖童个性十足,王菲没有要求她做一个世人眼里的乖小孩,维护着她具有辨识度的个性,成为女儿最忠实的粉丝。

    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个性特点完全一样的孩子。孩子的努力,坚持与个性是最宝贵的品质,也是父母最应该呵护的财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被欣赏是一种为人子女的幸福,会欣赏是一种为人父母的修养。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你肯定孩子的努力,孩子就会获得动力;

    你肯定孩子的勇气,孩子就会充满人生的底气;

    你肯定孩子的负责,孩子就会明白做人的担当;

    你肯定孩子的善良,孩子就会拥有向阳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也是最信任的人,你的肯定,你的赞许,是孩子对抗艰难险阻的底气,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C罗和姜文都为此落泪,别让它也成为孩子的遗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pn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