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核心框架是标记——收集——整理——建立图书馆——输出——应用的过程。
作者没有像前几章节一样布置作业,但整章节又都是作业:多种工具的运用。
我几乎搜索了文中提到的所有App,并查看了它们的简介,最后我选择了以下几种:
1、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云笔记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app中的内容(如知乎、得到),这些内容都可以直接导入到印象笔记中,还有一些网站上的信息也可以直接导入。
无论是点滴灵感、待办清单、或是会议记录、项目资料,印象笔记在手,你可以随时随地保存。
印象笔记最多可以创建两级目录,可以细分很多正在收集的信息,基本上是够用的。
2、全能扫描王
全能扫描王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扫描软件,支持
文字识别、生成PDF、拍照翻译、格式转换、图片,处理、文档管理等功能。
3、花瓣
花瓣”可以收集一些其他人制作的与读书、知识相关的图片。支持
相册上传采集、拍照上传采集、网址采集、添加画板。
4、文字卡片
读书卡片(把很多文字浓缩到一张卡片上),把从书本中提炼出的碎片化重点变成系统的知识内容,文字很少但可以讲清楚一些小概念。
5、thinking map
没有在App中找到,找到mappy,可以制作多节点的思维导图。
先做标记,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各种标记;之后我们要去收集,要打开自己的思路,看看碎片化的收集和整体化的收集到底都有哪些渠道;然后我们要进行整理,建立私人图书馆;下一步是做输出和转化;最后是尝试去做应用和各种实践。最后,从书上的卡片变成我们输出自己的卡片。
上面这段话是这一章节的总结,看起来很简单,想要做好,真的不是简单地事。
读完本章节,下载了相关的App,我接下来要做的,是熟练地运用它们,早日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以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