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权威的有效期只有10年,这三次角色转变,一定要跟上

父母权威的有效期只有10年,这三次角色转变,一定要跟上

作者: 逐梦的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2-07-19 07:37 被阅读0次

1)0-3岁:父母是照顾者,要建立依恋

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3岁前,妈妈的重要性高达90%。这时候,孩子与妈妈几乎是共生的关系。

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能够得到妈妈温柔的照顾,他就会感到舒适与满足,并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但如果,父母早早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成功率就只剩14%。

对刚出生的孩子而言,他们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食物,母亲的爱抚、接触和心理上的关怀,才是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

0-3岁,是一个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黄金期。

虽然孩子长大后,几乎会失去这一时期的全部记忆。但父母每一个温暖的拥抱,每一次轻柔的抚慰,都会深深地渗入孩子的骨髓,成为孩子成长的养料,决定着他一生的幸福。

如果母亲能在孩子0-3岁时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孩子不仅能获得更多情感上的安全感,而且能承受更多压力,并调节自己的情绪。

等他长大后,也能理解他人的社交暗示拥有更高的情商,与他人建立更亲密的联系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3岁前,再苦、再难、再累,也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给孩子提供充沛的心理养分。

2)3-12岁:父母是教练,要建立规则和榜样

“教育的过程,就是寻找'重要他人’的过程。

所谓'重要他人’,就是那个让孩子'又敬又畏’的人。"

“小学阶段,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很强的引导性,家长在这个阶段要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实施'权威型教育。

在最该给孩子立规矩的年龄,把撒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把纵容溺爱当成爱的教育。

却不想,失去权威的爱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毁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只有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才能学会自信与谦卑。”--《规矩和爱》

在孩子3-12岁期间,父母一定要做权威型教练,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成为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人。

比如,平日里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比如,立好规矩就坚决执行,绝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协,朝令夕改;

再比如,同一件事不能妈妈说“不行”,爸爸却说“可以”,而是要让家里只有一个声音……

只有小时候给孩子“扎针”长大后,孩子才能长出一双能够自由飞翔的“翅膀”。

3)12岁以后:父母是朋友,要学会尊重和放手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父母要实施“民主型教育”,和孩子进行平等对话。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忌讳的,就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简单、粗暴地贬低孩子的偶像和喜好。

而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战友”,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和孩子站到一边。

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孩子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时候,如果父母再用对待小孩子那一套,威胁、恐吓,甚至打骂,多半会发现不管用了。

只有把孩子当作平等的大人来对话,才可能找到突破的关键。其实,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和父母都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所以,我们要做的,从来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权威的有效期只有10年,这三次角色转变,一定要跟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sj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