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圈圈
如果总是忍不住生气,真的是自己的问题。
当发现自己出问题的时候,需要治疗、修复。很显然,是软件需要修复。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确是可以从书本中找到解决方案。当我们弄清楚这种现象的原理是什么,明白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再来看这些问题,便冷静了许多。心平气和,便不容易被它困扰了。其实我也没那么容易生气,没那么容易被别人激发出怒气。
我似乎理解别人故意想激怒人的心理动机。也许是因为无助,因为想要引发别人的关注而已。当我们不以为意,不被表面所迷惑,就不容易跟着别人的情绪走了。直接给别人一点安抚吧,给一点分散注意的轻松建议,也许将情绪放松一下,事情执行起来便容易了许多。当我们不回应别人的故意找茬的时候,别人也许就放弃了那样幼稚的无理取闹。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很快,他也会走过这一段无效的抵制时间。一切都会步入正轨。
一个人会永远维持愤怒和不合作吗?显然不会。在一场与懒惰、软弱、负面情绪的作战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运用最强大的耐心,那些负面情绪终究不堪一击。用情绪说话做事的人,终究也会消耗掉自己的情绪,归于平静。温柔平和能化解一切激烈的负面情绪,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
读书的效能很明显。有时确实可以用数量来计算自己的等级。读完一本书的愉悦和平和让全身的经脉舒畅。又练了一个多小时的内功,身体的零星外伤也修复得差不多了。真气回来了很大部分,功力恢复到十之一二。突然又能笑看风云,能够自然吞吐气息,坦然迎接刀枪剑戟了。今天可以坚持,便是扭转局面的战役。
其实生活中许多的交战,较量的仅仅是谁更坚定,谁更有耐力。不论局势有多险恶,情况有多复杂,有条不紊地做好手中的事,不因别人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子。保持温和、坚定、细致、耐心,应该不会出现多大的问题。
今晚打卡完成得比较早,还有二十多分钟阅读时间。可以接续前几天没有看完的王阳明的《传习录》来看。想起金镛小说里的《九阴真经》来。痴迷武学的人多想窥视一眼《九阴真经》,但功力未到之徒往往无法去修习上层武功。
接触一本武学秘笈是需要机缘的。要练就神功,当然没有那么容易。书籍手边过,哪一本是属于自己的最佳秘笈?仿佛王羲之少年时苦寻的那支神笔,还是要从数量上累积,在过程中去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