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博物馆里的汉字》:汉字的溯源之旅

《博物馆里的汉字》:汉字的溯源之旅

作者: 宇之歆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2-02 11:49 被阅读0次

先来考一考大家,以下汉字,你认识几个?

全对的应该寥寥无几吧,更别说能够说出这个汉字的前世今生了。

我们一直觉得汉字很美很浪漫,除却专业的汉字研究人员外,鲜少有人了解过汉字的演变,这是很遗憾的文化缺失。

《人民日报》曾说:追本溯源,让今天的孩子了解每个汉字的“前世今生”,要有一颗静待花开的平常心,积于跬步,至于千里。

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应该多抽时间与精力,一起走进博物馆,感受汉字之美,听文物讲故事,从而追古思今,充盈历史底蕴。

由植物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儿童科普图书策划人史军主编,历史作家沅汰编著的《博物馆里的汉字》一书,从“字义解读、字形演变、这件器物是什么、关于这件器物的著名典故、博物馆里的珍品代表以及重要历史知识小贴士”等6个方面,讲述了国宝背后珍贵的文物与文字记忆。

图文并茂,精简易懂。

我们不妨来看看本书中的其中一个字,体会下汉字之美、之趣。

相信每个人对于“一言九鼎”都耳熟于胸,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但关于“鼎”的字形演变?什么是鼎?鼎的典故有哪些?哪些博物馆有鼎?这些问题又知多少呢?

《说文解字》里,“鼎”是“和五味之宝器”,意思就是,最开始的鼎是一种炊具,能够调和各种食材和味道,做出很多美味的食物。

现在不同遗址出土的有些鼎的腿部,还残留有烟熏的痕迹。

鼎的诞生时间也很早,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见证了历史变革,也传承着历史的进迁。

夏朝时天下划分为九州,九州的长官们为了表达忠心,纷纷向夏朝进贡了铜。

夏朝的统治者就用这些铜铸了九只鼎,分别代表一个州,这就是所谓“九鼎”的来源。

到了周王朝时,楚国国君楚庄王带领楚国军队兵临周王朝都城洛邑,向前来接待他的大夫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等事宜。

从此,便有了“楚庄王问鼎”一说,代表的是想要取而代之、夺取天下的野心。

最有名的,莫过于因举鼎而亡的秦武王。

《史记》有言:“武王有力,好戏。”

意为秦武王身高体壮,好大喜功,尤其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

秦武王23岁时,在东周都城洛阳看到一件宝物,那就是周王朝中最重的鼎、同时是象征最高权力地位的龙文赤鼎,便力排众议非要亲自把鼎举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鼎掉下来砸在秦武王身上,口吐鲜血,胫骨折断,气绝而亡。

民以食为天,国以鼎为重。

今天,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这样一群锈迹斑斑、“身宽体胖”的鼎时,还能够从上面看到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只言片语的记录,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些个波澜壮阔的风云时代。

除了鼎,《博物馆里的汉字》一书中还溯源了鬲、簋、爵、尊、彝、卣、钟、匜、盘、钺、戈、戟共13种器物与汉字,讲述汉字演变、珍贵国宝和历史故事,物、事、图、文相互映照。

读得津津有味的同时,也丰富着历史涵养。

-END-

相关文章

  • 2020-11-05

    禾禾的奇幻汉字之旅 (上) 今天可是禾禾盼望好久的日子,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汉字博物馆参观游览,禾禾早就听说虚拟体...

  • 汉字溯源的魅力

    2020.10.29 汉字是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最美的、最有生命力的、唯一一脉相承不曾断绝的文字。汉字意美如诗、...

  • 汉字之旅

    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并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待开的小荷,以后会开出非...

  • 好书推荐

    今天读了于丹老师的《趣味汉字》一书,非常值得推荐。 于丹老师追根溯源,从字形、字义的发展演变,让读者认识汉字,知其...

  • 古代铜镜上,为什么会有简体字?

    《简化字溯源》(书上编介绍了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并以酝酿、实践、振兴和高潮四个阶段讲述了自清末以来的汉字简化...

  • 古代铜镜上,为什么会有简体字?

    《简化字溯源》(书上编介绍了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并以酝酿、实践、振兴和高潮四个阶段讲述了自清末以来的汉字简化...

  • 汉字公园

    今天继续闲逛,我们去了文字博物馆周边的汉字公园。 公园是刚建成的,把生态、自然、人文有机融合,形成“汉字之源”“汉...

  • 《现代汉语》文字篇 形体第二

    目录 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三、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的形体 一、现代汉字的前身 汉字...

  • 文化溯源:汉字与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

  • 文化溯源:汉字与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物馆里的汉字》:汉字的溯源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ww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