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习惯大脑的高速运转,反而在慢的时间里,一点都不适应,外在事物无法填充大脑,不能深度刺激大脑,外在的世界没有新鲜的,只有在大脑里创造新的东西,延伸到新的领域。这是多么大的转变,以前追求休憩,能自由玩乐,而发现玩乐也很无聊,现在有时间竟然去跑步,今早跑了33公里
人的阈值被一点点拔高,以前是每天早上跑10公里,现在10公里都不够。
后来发现学习还挺有意思,学习某个东西,一下子几个小时过去了,这个过程也充满了乐趣。
这是一个过程,比如,当渴望读到新鲜的东西,当我读了足够多的时候,发现原来所以东西都有范围,都有始终。如是自己也开始写东西了,人们说,当去读一本书的时候,要高于作者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从有兴趣到开始去做,所有的都做了一遍,最后开始自己创造。这是一条被指引的道路,被渴望点指引。所以,想要快点到达自己创造的时间点,就要有耐心去做被指引的东西,可能是小时候的事情,那时内心纯粹,喜欢某样东西是真的喜欢,慢慢的深入,可能最后能成为自己去创造的东西。很多人一夜爆红,都是跟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不被人知的经历,没人关注的时候,才能专心专注,这是连续性。
像乔布斯说,他早年学美术字,最后竟用到了他创造的苹果电脑里,他有一遍著名的演讲,讲他人生的3个小故事,他把这3个小故事连在了一起也就成了他的整个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曾被指引的事情,但我们可能太忙,一直没开始去做,想做一件事的前提是,给它留有时间。
以前太忙,很多要做的事,一直没开始做,现在开始了,也已经习惯了,关于写作这件事,也有一些早年的经历,我当时读高中时,我写的作文,经常当做范文在班里被老师读,连英文老师经常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同学送我礼物都送我书,有一本书记得特别清楚,我的同桌送过我一本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那时心情和那书里文字一样美。
那时候,新概念作文很火,被影响,我写过十几万字的书,书稿很厚,不过后来没发表,此时想起来,我竟然有那么大毅力,每天写,写了十几万字。看过很多书,买过很多书,那是一个精神世界至上的时代。所以后来养成了阅读了习惯,后来我住的的每一一个地方,附近都有一个书城或图书馆,经常有时间就去读书。毕业工作所在集团公司有个图书馆,图书馆的书被我看完过。大概也看了几千本书了,当然对我影响的书有很多。
当足够多时,才会产生自己创造的想法,现在也每天写点,每天早上留一点时间写,享受创造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