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条新闻爆炸:美国警察在追捕罪犯的过程中,和罪犯展开枪战,7名警察对罪犯开65枪,竟然一枪未命中!
我国网友炸锅了!太无能啦!这个命中率,就好比C罗低迷时期射门48球中1求,又好比双色球中二等奖的概率。这样的警察是怎么通过考试的呀?这样警察如何可以保护人民呢?
如果你找几篇详细描述过程的新闻就会知道,并不是警察在原地不动瞄准罪犯射击,而是警匪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枪战。你一枪我一枪,稍不留神就一命呜呼了,此时,击毙歹徒重要还是保命重要?
在这种场合下7个人,一枪未中,我倒是认为情有可原。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且此次任务是制止歹徒,并非全部击毙。即使枪战中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拖延了时间等全副武装的特警到来,可能会局面会瞬间逆转。如果是这样,又何必冒险去击中罪犯呢?
新闻的结尾用“竟然”两字引发了奇特的转折,可是在枪战的前提下,这个转折并不成立啊!明确了前提,才更容易做出判断,没有前提很容易被误读。
做销售的应该体会过,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拒绝:太贵了!这个贵有没有什么前提?当然有!贵是一个相对的词,只有发生对比才有贵贱之分。那么顾客的前提是什么?我们的产品和其他家的一模一样,只比较价格,贵了。
然而这样的假设不成立呀!各家产品各有异同,同样是微波炉,型号能有上百种,同样是手表,功能工艺千差万别,怎么能直接就当做一模一样的,仅仅比较价格呢?所以这时可以问一句,您跟谁比?知道了比较对象,清楚了前提就共容易消除误会,加以应对。
同样的我们日常交流中也有很多隐含假设,会作为公认的前提而不说出来。比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这句话的前提是什么?物理书上白纸黑字的写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还有一次,我们做了一个头脑风暴:如何跳过2.45米的杆呢?有人说从3米往下跳,有人说拿个2.5米的杆撑杆跳,有人说踩着弹簧鞋跳,还有人说去月球跳、去土星跳等等……如果大家都有办法跳过2.45米这个高度,为什么大家会认同奥运会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米呢?因为大家认同了在遵守奥运会比赛规则的前提下,完成这样的成绩才算数。虽然大家不说,但是心照不宣。
因此基于共同前提的结论,才更有讨论的意义。
为美国警察抱不平,人家明明是顺利在枪战这个前提下生存了下来,说不上多光荣,但是说人家无能,确实有点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