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好的相处模式[爱心]
[爱心]三分沟通,七分包容
好的感情,既要有相互沟通的技巧,又要有彼此包容的耐心。沟通和说服不一样,讲究平等和互让。好的沟通莫过于,也许彼此的观点不同,但愿意用爱去包容对方。所谓家人同心,不过是一个懂得、一个大度,一个不抱怨、一个不指责。
[爱心]三分清醒,七分糊涂
幸福家庭的终极秘诀是什么?”是难得糊涂。”
生活里的大风大浪毕竟是少数,那些融在柴米油盐的温暖才最令人动容。大事清醒些,小事糊涂些,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秘诀。
[爱心]三分建议,七分尊重
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爱心]三分爱己,七分付出
对待家人,陪伴胜过语言,行动胜过承诺。
真正爱你的人,或许不会说很多爱你的话,但一定会做许多爱你的事。家,是爱和温暖的港湾。和家人相处,相互包容、真诚付出、永远尊重,才能久处不厌、幸福美满。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现在心理科学已经发现,一个成年人身上所有的问题,差不多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来说,非常重要。
而儿童的很多神奇之处、伟大之处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儿童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儿童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问题没有认识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对我们教育对象的不认识,造成了很多教育上的失误,很多教育方式是没有根据的,只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很多教育是没有建立在对孩子真正的、科学的认知背景下,当然,有时是因为科学本身还不成熟。
对儿童的基本认识,或者正确的儿童观,是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整个家庭教育的起点。具体来说,怎么教育儿童就是儿童观,体现在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养育方式以及对基本问题的看法。
父母应该把儿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尊重童年。有了一种对孩子当下生活的尊重,对孩子本身作为人的尊重,我们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会变化。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与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和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地乐趣和自由。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父母是你花心思花时间最少的人,却是最爱你的人。父母之恩大于海,孝敬父母不能等。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