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写文,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突然想谈一个很过时的问题:婚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我结婚伊始直至今天,都没搞懂的问题。
二十多岁,在江南小镇生活过一段时间,生活的悠闲,一个人的惬意,让我一点儿也不想进入婚姻,那时候,婚姻让我想到的就是围城与束缚。围城里的朋友见面总是家长里短,什么诗与远方,都是我们这些在围城外之人不成熟的表现。
后来,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身心俱疲却也万分憧憬的嫁给了谢先生。我虽享受一个人的惬意,骨子里充满了不安分的因子,但也是一个十足的对另一个生命个体拥有百分百好奇心的人,这样的好奇心出现在谢先生身上的时候,我就决定自己姑且与他进围城一试。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枯燥,但也没有期待的那样值得人探索,谢先生用了24小时的时间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善变的并不仅仅是女人,男人比女人更善变,婚前婚后真的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无雷同。但这也激起了我改变他的斗志,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用谢先生的话就是——半斤八两。
我们都很努力,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婚姻里,有些东西谁也无法改变。但是,在某一个我气冲冲跑出去的夜晚,谢先生追上我,紧拉着我的手不放开的一瞬间,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离不开他的,庆幸他也没有放开我的手,这样的自己,让我有点儿瞧不上。那个独立自主、锋芒毕露的我去哪儿了?我不甘心,凭什么我变了?于是,我循着蛛丝马迹,想要找出谢先生“应如是”的一点点迹象,这样我才能心理平衡。
我按耐下自己的焦躁,很快找到了让我身心舒坦的点。不善言辞的谢先生,很努力的用他的语言来关心我,虽然有时候像是在生气;没有情调的谢先生,很执拗的在每个夜晚紧搂着我,虽然有时候让我喘不上气;惰性十足的谢先生,默默包揽了部分家务活,虽然有时候做的很粗糙……
那些改变是悄无声息的,它的速度很慢,却是真实而令人惊喜的。在爱情里,我们都有所保留,因为没有勇气去全然敞开自己,我们自欺欺人,打着如意算盘,想着只要对方是他现在的样子,自己可以演到最后。可惜,在婚姻里,我们原形毕露,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努力修炼更加靠近彼此。
这一切,让我逐渐明白,婚姻不是围城,而是一个修炼场,一开始,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去改变对方,彼此却伤痕累累,当我们懂得修炼自我,接纳对方时,改变自然而然的发生,亲密关系的质量也在慢慢提升。
虽然我们偶尔还是会争吵,但是我们至少学会了反思。我知道修炼场只是婚姻的一层定义,但是不能作为“婚姻到底是什么”的标准答案,这是我现今的浅薄的理解,至少对我自己是有帮助的。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许有更好的答案一起来探讨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