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财经评论

财经评论

作者: 吴丰丰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13:56 被阅读0次

    国内财经新闻:

    20岁女孩乘坐滴滴被奸杀事件

    8月24日下午,浙江温州乐清市女孩赵某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县,在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8月25日,警方在柳市镇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该滴滴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赵某的家人和朋友表示,在事发后曾多次联系滴滴方面索要司机具体信息,等到4小时候才得到最终反馈。据了解,事发前一天也曾有人向滴滴平台投诉该司机,但未被即时处理。对此,滴滴平台表示深感抱歉,承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重案组5日晚获悉,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已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评论:

    滴滴顺风车引发的舆论风波让这家公司站到了风口浪尖,同时滴滴事件很可能会成为压垮共享经济概念的稻草。今年5月,一名空姐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一辆顺风车后遇害,女性乘客安全开始受到公众广泛关注。此后,滴滴宣布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在下线相关业务一周后,滴滴将可能暴露用户隐私的标签及评论功能下线,暂停22点至凌晨6点的夜间订单,并推出人脸识别机制,车主在每一单接单前都需通过人脸识别。此后滴滴又相继推出多项安全措施,包括上线新版紧急求助功能、上线人车不符评价机制、顺风车提供“护航模式”。但相关措施似乎并未起到应尽的效果。乐清女孩遇害事件中,即便女孩已经在事发前发出了明确地求救信号,依然未能阻止犯罪事件的发生。

    如果有的人本身就别有用心,滴滴的安全机制不一定能完全保证用户的安全,即便要人脸识别,仍然有漏洞可钻。比如,可以在司机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立马换一个人继续驾驶。

    早在2014年北京市交通委就发文鼓励顺风车、拼车等行为,认为其是缓解交通拥堵、减轻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解决办法之一,即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意义,但这一新兴的共享乘车模式在安全性上仍存在不可弥补的漏洞。

    滴滴作为平台,不能仅在软件方便进行约束,应该考虑到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的线下场景。即便在事后滴滴向犯罪嫌疑人钟某致电时,钟某谎称乘客没有上车,滴滴也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核实,事实证明仍有系统性的漏洞存在。

    今年发生的两起顺风车事故中,滴滴作为平台在处理用户投诉方面显然存在过失。在面对用户家属的询问中,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一味用官方话语进行“搪塞”。

    近年来,虽然社会在共享经济助推下迎来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关犯罪事件却时有发生。我们都需要重新思考共享经济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财经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yw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