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文章的最后几行,日记一样记录着鲁迅的最后几日:
又过了三个月。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十七日,一夜未眠。十八日,终日喘着。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象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结尾这样急促收场,萧红心里是忍去回忆病痛中的鲁迅,将所有的美好与温馨留在了往昔的日常里。
鲁迅的一生都在践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鲁迅)
这就是一个最真实的鲁迅,一颗永远激荡在人民心中的“民族魂”。1爽朗的鲁迅
2幽默的鲁迅
3谦逊的鲁迅
4勤勉的鲁迅
读鲁迅的文章,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先生的冷峻、严肃、犀利与尖锐,脱下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外衣的鲁迅先生是什么样的,在民国才女萧红的笔下还原了一个可爱的、幽默的、生动的鲁迅。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鲁迅说她是"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鲁迅对于萧红来说是恩师,是伯乐,也是知音。
萧红的《生死场》,鲁迅大为赞赏,由此对她格外关照。1934年11月,萧红与萧军到达上海,从此成了鲁迅家里的常客。鲁迅把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著名左翼作家,并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正式在文坛站稳脚跟。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帮助萧红,在经济生活上也给与了很多帮助。
鲁迅生命中最后十年是在上海度过,租住在大陆新村19号。萧红与鲁迅的这段忘年交一直持续到鲁迅先生因病去世。萧红的这篇《回忆鲁迅先生》被公认为最好的纪念鲁迅的文章。
唯有真实才有生命力,部编教材选择此文足见其价值,之前学生中流行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不仅是鲁迅的文章难懂,也是大家对他本人不了解敬而远之。读到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平易近人的亲切的鲁迅!感谢萧红的宝贵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