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作者: [美]肯•威尔伯

《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作者: [美]肯•威尔伯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00:26 被阅读0次

    原作名: Grace & Grit: Spirituality & Healing in the Life & Death of Treya Killam Wilber

    内容简介:

    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过五年时间,因肿瘤恶化,终而不治。在这五年的艰难岁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伤害、痛恨、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读来令人动容。

    在这部死亡日记中,女主人公的叙述与男主人公的解说浑然交织为一体,宛如对话、交流、相互解读,使其内心体验成为真实的生命经验。

    作者简介:

    肯·威尔伯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其重要著作有:《万法简史》、《意识光谱》、《性、生态与灵性》等十余种。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能够超越死亡的,是恩宠与勇气。恩宠是感受我们的存在,就是神性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极为神奇的事情,是宇宙的恩宠。勇气应对和打开的勇气,是接受的勇气。无论任何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都能够心悦臣服。“为什么不是我?”“对,就是我。”有勇气接受,才有能力自由,有能力创造。

    # 活着不是奖励,疾病不是惩罚,死亡也不是终点. 自由的灵魂.

    #  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

    # “我对她毫不间断的服侍,激发了她强烈的感恩与仁慈之心,而她回报我的爱也使我的生命达到饱和。”一开始不理解他们为何四处奔波尝试各种非主流疗法,这与当下提倡的不过度治疗相悖,可是到最后,我才懂得,这段旅程,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两个人相伴相依,到最后,即使死亡,也与神性合一。

    # 他带给了我力量,一个四十岁即逝的崔雅,那么年轻,那么活力。他告诉我们既然随时都可能死亡,所以活在当下,这给了我们不后悔过去,不憧憬未来的充足的理由,没有比每天日常工作,平淡生活带来的幸福更容易让人陶醉的了。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ok了。

    贰:

    整个人类社会愈来愈倾向“阳性的价值观”,也就是制造一些东西,达成某种目的,通常比较有攻击性、竞争性以及等级性;它们总是投射未来,依赖的是原则和判断。基本上,这样的价值观总想把眼前的一切“变得更好”。然而,“阴性的价值观”对于人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要我们拥抱当下,它们接纳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的本身,而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它们强调的是关系、包容、接纳、慈悲和关怀。作为“人”的一生,怎样才是有意义的?我想,除了“发展”,还有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联结、生命与生命之间温柔的爱才是最重要的。

    看完之后我打算看到亲友生病就推荐这本书。

    也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很是欣喜。

    其实心理学这样子大而吓人的学术语言根本无用,应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需要知道的道理。

    叁:

    奇怪的是,连续两个晚上在睡梦中我把衣服脱掉,赤裸着上身昏睡。然后再清醒时把衣服穿上。

    冬天的夜晚,想必不会因为汗湿而自己除去衣衫,肯定的是,我的房门是锁好的,除了自我的灵魂,没人能进入我的房间。

    也许一切的缘由,因为最近几日都在吞啃着《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书中美丽的崔雅罹患乳癌有关。正如刚开始每次翻读都会下意识的触摸自己的乳房一般。

    所以对于上述的行为,我更愿意被界定为是因自我近日思想灌输集合的行为下意识。

    《恩宠与勇气》作者系后人本心理学者,哲学家肯‘威尔伯。书中的真实故事围绕作者与妻子从一触钟情开始,四个月后结婚,却在婚前发现美丽的崔雅罹患乳癌,五年的时间记录一切所发生故事。中间崔雅所面临的痛苦:放疗,化疗,切除一边乳房,到后来的转移性癌症,至脑部,至肺叶。肯在其中与崔雅的身、心、灵,还有各种宗教,后人本心理学、长青哲学的探讨,学习以及成长。

    崔雅所涌现的智慧,勇气。不时感动着我,带着凝在眼眶的潮湿,依然惦记那份坚强的心灵,歌德的一句凄美名句“凡是成熟的东西都想死”崔雅最终的肉体虽然死亡,但是她的内心却与大精神合一。

    有个片断,印在我的脑海,那么深刻。

    新年那夜,崔雅对肯说:亲爱的,我想该停止了,并不是我想放弃。。他们互许再等一个星期的时间。崔雅背着氧气筒想自行走上房的时候,却难行得蜷缩在阶梯哭泣。肯抱着那副娇小的身体一步步往上走。

    “哦,亲爱的。。。。我一直期望不要走到这个地步,我不希望变成这样的状况。我要自己爬楼梯”崔雅把头埋在肯肩上哭着说。

    “我觉得这是全世界最浪漫的事,换了任何一种情况,你都不会让我这么做的,现在就让我抱着我心爱的女孩上楼吧!"

    读到这节的时候,心里一阵酸楚。那时候的崔雅,左眼已经失明,这份酸楚来自对于崔雅的坚强的震撼与感动。这种爱情才称得上坚而不崔,刻骨铭心。而这坚韧的内心是否需要经历一种苦难与开放才能俱足?

    心中一直在重复崔雅在日记中的那句话:“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临走前在日记上她写下娟秀的字"这真的需要恩宠,当然-还有勇气!"

    超越死亡,每颗完整的生命都惧怕死亡。然而,恐惧死亡会降低生命的活力,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乃是恩宠与勇气。

    肆:

    崔雅最后还是死了。这位温柔的女性,没能创造奇迹,没能在生命尽头对癌症做一个“V”形手势。幸而5年艰难治疗中她并非一无所获,她用这5年,拥抱了可能拥抱的希望,做出了可能做出的选择。她在这5年里写下的日记,和她丈夫肯的追忆,讲述了一个不断绝望、不断希望,不断怀疑,不断深信的,真正的“生命故事”。

    得知罹患癌症,是在甜蜜婚礼10天后。崔雅本以为自己的将来是“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医生竟诊断她胸口有个2.5厘米的恶性肿瘤!癌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成了一个数据,一个百分比。“资料显示某个百分比的病人5年后依然存活,另一个百分比的病人死了。你将属于百分比的哪一边?”意味着之前的人生规划全部被划上粗重的删除线,生活将围绕手术、放疗、化疗重新展开。沉重,而且琐碎。

    2.5厘米改变了生命的期限和价值。一开始医生就告诉崔雅,他们无法改变死期,尽管有时能让病人维持无病痛状态,或者延长发病间隔期。

    最初崔雅一再追问癌症的“意义”,无法克制地想知道自己患病的“原罪”。癌症可能由许多原因造成——遗传、饮食、环境、生活方式、人格因素……个人无法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件。

    好吧,接受现实。然后怎么办?除了治疗崔雅尝试静修。患病未必不可以成为改善自身的起点,她意识到过去的生活因过于“进取”而显得紧张。这种生活需要改变,不是因为癌症,而是本身需要改变。问题在于,治疗癌症每个月只需要几天,癌症引发的精神危机却无时不在,甚至在梦中,崔雅也不曾忘记自己的处境。

    崔雅从病症中学习进取与退思、抵抗与开放、抗争与臣服,学习在不同选择间寻求平衡。如果没有癌症,她不会知道自己的生命里有这么深刻的事物,但即便如此,她也并非自愿以得癌症的方式来了解这些深刻的事物。

    大多数时候,崔雅是失衡的,既要保有生存的意志,又要直面死亡的迫近。活下去的意志不够强大就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活下去的意志过于强大又难免陷于绝望的骚动。没有癌症,早晨起来时觉得有点头痛,可能耸耸肩就过去了;得了癌症,头痛可能意味着癌细胞扩散到了头部。轻微的痉挛或疼痛,都可能是不祥的征兆。事实上尽管崔雅做了很多努力,她的身体状况还是越来越糟,在后期她又罹患了糖尿病,遭遇了生活形态的又一次激烈改变。

    崔雅想到过放弃。当每天需要检查6次血糖,吞下120颗药丸,半夜3点用闹钟唤醒自己服药;当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甚至不知道哪些起了作用;当生命的内容只是维持生命本身的时候,生命还能算是生命吗?既然死亡不会推迟造访,怀着缥缈的希望治疗还有什么意义?死亡就在不远处,身体的疆域日渐失陷在病症手中,坚持仿佛只具有符号价值,维持希望和信念便殊非易事。

    毕竟没有选择放弃。在5年里,崔雅经历了两次复发,接受各种“主流”和“另类”治疗。当41岁的生命终止时,她身体里的肿瘤已增加到了数十个。在此之前,崔雅写下很多信件,描述每个阶段的状况和心理。她猜想她的经验被相似处境的人需要。当死亡真的迫近,她和丈夫“以相当实事求是的态度讨论这件事,甚至有点超然”,不是不在乎,而是在脑海演练过数百回了。

    勇气是怀着“缥缈”希望的坚持,还是“清醒”承认所有不可能?生命的末途崔雅沉吟: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奖赏。她用5年的生命诠释勇气的某种可能涵义:永远拥抱着希望选择。哪怕希望如轻烟飘散,哪怕选择无止境挫折,崔雅深信,生命仍是上帝恩宠的证明。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本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作者: [美]肯•威尔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zd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