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亲戚找我借钱。努力还了两年信用卡,越还欠款越多,终于还不上了。
他一共有四张信用卡,之前消费,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过了一段很爽的日子。然后就还不上了,尽管后来停止用信用卡消费了。但是滞纳金、利息越滚越多,自己的收入远远不够还。
然后被银行催债,电话打爆了所有联系上的亲戚。无奈之下,银行要起诉他,下了最后通牒,不还款就起诉了。
他甚至想去卖自己的孩子还款。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能毁灭人性的。
之前有一个女同事,找了个男朋友,看起来很优秀,平常各种礼物不断。却万万没想到,这个男孩被信用卡所套,上大学的时候办理了十几张信用卡。用信用卡套现的方法,玩得很转。
即使在毕业之后几年里,也用这种方法周转。当遇到我的同事的时候,看起来像是一个大款,万万没想到,都是信用卡里的钱。
接着找女朋友借钱,前后借了十多万,窟窿太大,还是还不上。但同事也离不开他了,欠款十几万,无论如何也要不回来了。钱都借了,人要是再没了,就人财两空了。
女孩的逻辑,真是理解不了。
这其实不算新鲜事,这几年大学生裸贷、高利贷、套路贷、消费贷的消息层出不穷,更有走投无路者,远走高飞,跑去东南亚国家卖彩票,期待暴富而归。结果可想而知,裤子都输掉了。
之前有一个段子这样说:
负债5万,说明你有水平。
负债30万,说明你认真生活。
负债100万,说明你了解金融。
负债1000万,说明你开大奔生活很奢侈。
负债5000万,说明你是上市公司老总。
负债为0,基本你是靠工资生活 没有项目 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不负债,怎么挣钱。
这种段子蛊惑了很多年轻人前赴后继掉入了坑里。前后的逻辑理解错了:首先是上市公司老总,才有可能负债五千万;但是负债五千万不能会让你成为上市公司老总。同样,你有水平,才能负债五万,不是负债五万,让你有水平。
即使上市公司老总,负债过多,也会被压死。有现实案例,上市企业金盾股份(300411)董事长周建灿,先是借了3000万高利贷,准备一礼拜还,但没钱还,又周转从别处借了3000万,撑了一段时间,不够用了,又借了4000万,彻底压垮,当天就跳楼自杀。
借用这三个故事,不是要否定信用卡。信用卡如果妥善保管,还是非常有用的,及时还款,提高信用额度,在急用钱的时候,能救命。
但很多人是稀里糊涂地申请了信用卡,一申请就很多张,刷信用卡没有感觉,一刷就刷爆了。增加了购物的欲望,却没有能力和意愿管理信用卡。连账单都懒得看,那钱仿佛不是自己的。
而且国内的信用卡往往会误导消费者,经常用免利息的办法,让你分期,但却没有说手续费,而这个手续费,最后算下来,往往要超过10%的利息。有些信用卡甚至会让你的利息滚到50%多。
10%的利息,用于生产经营事,利息率是不高的,但如果用于消费,这个利息就非常高了。如果没有能够及时还款,就会有滞纳金,导致利滚利,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距离毁灭也就不远。
短期周转,20%的年利息是最高底线,超过这个就会面临巨大压力,而且注意一定不要陷入复利,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利滚利。
看到咪蒙的文章,为了推广她联合浦发银行推出的信用卡,不惜编造故事,“那个嫁的不好的姑娘,去年赚了900万”。
这种吸引人的标题,用让人羡慕的故事来编造。鼓励你去消费,鼓励你不顾一切为自己买东西。
消费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去消费,就是个灾难。
在全社会对财富不断追逐的时代,有暴富之心也可以算是一种积极向上。但如果沉迷在暴富的新闻里,而不去努力工作,渴望加杠杆,一夜暴富,那就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无论是穷屌丝还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毫不例外。
这篇文章写给我自己和我那个亲戚,我决定帮助他,渡过这一关,也希望他能吸取教训,也告诫我自己蠢蠢欲动浮躁的心。
让别人贩卖焦虑去,我踏实地走。
除了买房按揭外,我不主张任何杠杆。哪怕是那种看起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