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朗读者2》开播,一位叫徐卓的女孩,朗读作家张抗抗的文章《白色大鸟的故乡》。标题“仙鹤有爱而无恨”取自这篇文章。
节选一段《白色大鸟的故乡》分享:
很多年,一直想去叫做扎龙的那个地方。
扎龙那个地名已在耳边盘旋了许多年,带着沼泽地深处水的腥味与草叶的湿润气息,海绵般柔软地吸取了我内心的向往。
只是因为那些白色的大鸟------丹顶鹤。
那群白色的大鸟,从湿地边缘一处高地中结队走出来亮相的时候,一个个长腿长颈、昂首挺胸,洁净而矜持;一身素衣白衫配一顶精巧的小红帽,活像英勇潇洒的斗牛士。忽听旁侧的养鹤师傅,发出一声类似鹤唳的长鸣,那几十只大鸟先后拉开距离,踮起脚尖,张开阔大的白色翅膀,忽煽着悠悠起飞;一阵强大的气流,如风如雨,从我头顶掠过。
那个时刻,北国的天空中,云朵忽而隐没不见,被盘旋的白鹤覆盖了。那个时刻,北国的夏季,清凉的大雪纷纷,如旗如席,迎风漫卷。
都说鹤通人性,一夫一妻制终身相守。夫妻恩爱平等,令人钦羡。可是听说曾有一只雄鹤,受到外界诱惑,竟然移情别恋,跟另一只雌鹤远走高飞。它的“原配”痛心至极,最后这只雌鹤离开了扎龙这个伤心之地,不知去向。
……
这位叫徐卓的女孩,大家第一次听说,但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首歌中的女孩却是她的亲姑姑徐秀娟。她姑姑牺牲那年23岁,今年,她也刚好23岁。
《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是第一次在KTV,听别人点唱,才知道这首歌背后动人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只有阵阵风儿为她唱歌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丹顶鹤,一个很美的名字,也是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美称“湿地之神”。头顶朱红,余身全为白色,被称为白色大鸟,象征幸福、吉祥、忠贞、高洁、超脱 ,丹顶鹤几乎满足了我们的一切想象, 被称之为仙鹤,美丽高雅的特质令人迷醉。
经常在照片中看到丹顶鹤,能亲眼看到丹顶鹤的人并不多,歌曲中唱到的那个女孩,名叫徐秀娟,由于受家庭影响,从小喜欢鹤。1987年刚满23岁的她为寻找两只玩耍走失的丹顶鹤,整整一天在芦苇荡中蹚水寻找,终因心力交瘁,疲劳过度,淹没在了沼泽里,从此永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徐秀娟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1990年,著名作曲家解承强将她的故事谱写成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经歌手朱硩琴演唱后传遍大江南北。
第二次听到关于丹顶鹤的后续故事,是早间新闻播报,徐秀娟牺牲后,她的弟弟放弃城里的工作接替姐姐守鹤,一干就是18年。然而,不幸再一次降临。47岁的徐建峰,只身前往湿地核心区看护鹤巢,第二天的回程中,因为疲劳驾驶摩托车一头陷进了沼泽地,和姐姐徐秀娟一样,再也没有出来。
昨天,是第三次在公众号看到关于丹顶鹤的再续故事。一个家族三代和仙鹤爱的使命传承。徐秀娟和徐建峰姐弟俩,将这群有灵性的大鸟,与自己的灵魂融为一体。
午间,在爱奇艺再次看董卿含泪和徐卓的对话。
徐卓在父亲牺牲后,放弃学校保研的机会,转到了野生动物专业,她说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回到扎龙湿地,做了第三代守鹤人。
徐卓说:“我一定要回来的,这是我家人奋斗过的地方,我要把他们没做完的做完。”
徐卓说:“爷爷奶奶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十月送这群鹤离去,春天再迎它们回来。(扎龙的丹顶鹤,每年都要不远千里到盐城过冬)因为只要看到丹顶鹤平安归来,他们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离去的女儿与儿子。”讲到这里徐卓哽咽了,董卿眼泛泪光,台下坐着的徐卓的爷爷奶奶低下了头,我的眼角也湿润了。
徐卓说:“我的姑姑,我的父亲,尽管生命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但我想他们是幸福的,只是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我们……”
一家三代,前赴后继,为了保护国家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丹顶鹤,扎根在那个叫做扎龙的地方,只是因为那些白色的大鸟——丹顶鹤!
写下这些文字,致敬三代守鹤人。用作者洞见kyrie的两句话结尾。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是认真,是坚定;
而几代人只做一件事,是传承,是信念。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