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26

2019-01-26

作者: 静默草原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00:05 被阅读0次

    他的身影常出现在旧货市场的小摊边,也常出现在某个古董小店的柜台旁,但最常出现的还是在邮局的窗口前。中等身材,戴一副眼镜,蓄着飘逸的胡须,他是梁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邮识多一点的集邮人”。

    2019年1月5日,这是一个周末。不到八点,梁信就早早地等候在邮局的窗口前,等待购买猪年的生肖主题邮票,每年新邮票首发时,他都会准时来买。这样的习惯已坚持了多年,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习惯,还得从他错过几次的一枚“猴子”说起。

    1980年发行的猴年生肖票,是许多集邮人眼中的珍品。设计者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票面上的猴双目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见,大红色背景透露出浓郁的的喜庆色彩。对于收藏者来说,最怕的是错过,或许一次错过会造成长久的遗憾。那一年,因种种原因,他错失了一套心仪已久的生肖猴票,时隔29年后,他费尽周折总算拥有了那张念念不忘的“金猴”,弥补了心中的遗憾。

    "胜丹炉、昆山夜光、葛巾紫、胡红、豆绿、魏紫……这些美丽的名字其实都是牡丹花名"梁信指着一套牡丹邮票说,在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邮票就像一本小百科全书,一枚一套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从前车马慢,书信无疑是人们传递信息、联络感情的载体,而只有贴上邮票的信笺才能将装满亲人的牵挂和游子的乡愁带到要去的远方"。

    在梁信家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邮册,他搜集的邮票种类非常丰富,一枚枚邮票,对他而言就如老友般的亲切。 梁信对邮票有着特殊的感情,据他自己说那是一种亦师亦友的感情。这几年,邮市低迷,眼看着集邮的人越来越少,可他依然在邮海里泛舟,收藏邮票,品享人生。

    生于60年代的梁信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美术教师,年少学画临摹邮票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那时物质条件匮乏,没有专门的老师教,也没有专业的教材供他学习,喜欢上邮票后,他发现邮票就是很好的素材,就开始临摹,并从中学到了素描、版画、漫画等一些绘画技巧。

    “邮票和绘画有相通之处的”,他在丰富邮识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学习邮票中的绘画技巧,现在他在给学生上课时,有时还会拿出自己的邮品与学生分享丹青笔意。

    与邮票打交道近40年了,集邮早已成为梁信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出差还是去旅游,他每去一个地方,都一定去逛逛当地的邮市,古玩店,获得一些珍贵的邮票,"一枚枚看似不起眼的邮票,从图案到纸张,从齿孔到背胶都记载着历史的痕迹,也见证着新中国的变化与发展。"和许多藏家一样,梁信也有自己的邮友圈,健谈的他,常常喜欢和的"老邮条"们分享他的感悟。

    在他收藏的邮票中,记者还看到敦煌系列的邮票,他清楚的记得和敦煌有关的整套邮票的内容,包括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的邮票。作为飞天故乡的一位老酒泉人,他的内心非常自豪。

    "我收集了改革开放20年、30年,包括40年发行的邮票,从集邮这个层面来讲,涵盖了这期间发生的比如港澳回归、辽宁号航母完成试航、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一带一路发展等一些重大历史题材,反映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掠影"。

    在梁信的藏品里,最具份量的大多都与国家元素有关,他愿意收集那些“沉甸甸”的邮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围绕红色革命,峥嵘岁月,改革发展等主题,他整理了近百张邮票,内容涉及交通、科技、工业、航空领域等方面,他想通过邮票内容的变化,记录时代发展的美丽嬗变。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教了30多年书的梁信深有感触。集邮不仅丰富了他的内心涵养,同时也收获了收藏的快乐。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的心愿就是能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邮展,关于未来,他依然会行走在集邮的路上,将存在于方寸间的那些精彩故事,继续抒写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dw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