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文举之死

孔文举之死

作者: 小雪糕11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0:55 被阅读0次

  孔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便是历史上大名顶顶的"融四岁,能让梨"的主人公了。他的死又是从何说起呢?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1]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是什么使一个重才重义的曹操杀死了这么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孔融的幼年时期吧!

  有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送来了一些梨,年幼的孔融将大梨给了兄长和小弟,小梨则留给了自己。之后,汉朝便传开了孔融四岁就尊敬师长又懂得关心弟弟的"壮举"了。还有一次,他与父亲一同去到李元礼的家中,巧妙利用了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和李元礼套上了近乎,成为了李元礼的"家人"之一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之大的本邻,的确令人佩服,可这不一般的口才也使孔融的生活起了不少的波动。

  孔融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说话也是口无遮拦,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不顾一切后果,就算对方十分强势。曹操在打败了袁绍后,立即将袁绍的儿媳送给了曹丕。之后便收到孔融的来信,信上道:"从前,武王伐纣,将纣王爱妾妲己赐给弟弟周公。此次,曹公效仿武王,将甄氏赐给世子,颇有胸襟,可喜可贺!”曹操一看,十分开心,以为在夸奖自己十分聪慧。可一问孔融,孔融则漫不经心的说:“啊,是我想出来的。我分析武王英明仁厚必不忍心杀死美人,把妲己赐给兄弟,正可满足怜香惜玉之心和顾念同胞亲情之意,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曹操这才恍然大悟,发现孔融在嘲笑自己和父亲,便结下了仇。

  在曹操心中,孔融带来的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比如祢衡。他虽然满腹诗书,可在曹操面前却十分无礼,对曹操,荀彧、荀攸、郭嘉、张辽、徐晃等官员大加贬低,使曹操没了脸面,让他觉得是一种侮辱,让他坚定了杀心。对于曹操这个对于自己脸面十分重视的人来说,无疑是触碰到了大忌,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杀孔融之事。

  对于孔融的死,我认为是英年早逝,又是罪有应得,他的死,是因自己的傲气,自大,如果他可以收敛自己的脾气,他必定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大人物!

相关文章

  • 孔文举之死

    孔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便是历史上大名顶顶的"融四岁,能让梨"的主人公了。他的死又是从何说起呢? 孔融,(1...

  • 身死因才误,观三国里活活把自己玩死的聪明人

    杨德祖一说起杨修,耳朵就会想起祢衡的那句经典“台词”,“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有趣的是这“父子”三人之死都与曹...

  • 建安诸子之孔文举

    孔融想必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小时候家长们经常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育我们。可是孔融真正是什么样一个人,他是怎...

  • 四岁让梨孔文举

    一般大家都知道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但如果说他作为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也许就不太熟悉。此...

  • 孔文举(孔融)人物评讲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

  • 记两则嘴炮故事

    孔文举还是个熊孩子的时候,跟着他爹去洛阳走亲戚。当时洛阳有个大官,叫李元礼,去他家的都是他亲戚流人。孔文举这个熊孩...

  • 孔巨之死

    孔巨今年七十八了,身体已大不如前,五十斤一袋的面粉扛不动了,平时的生活用水都是他花钱请隔壁的小张帮着担的,每周一次...

  • 读《世说新语》| 需谨言—孔融

    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建安七子”之一。是汉末名士、文学...

  • 4岁让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山东曲阜)人。 其家学渊源,老爹孔宙,官至泰山都尉; 高祖父孔尚,钜鹿太守; 七世祖孔...

  • 读孔融《临终诗》有感

    久处屋檐下,安能高作歌。 哀哉孔文举,身败在言多! 2006.4(94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文举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e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