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作者: 韩瑞瑞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22:25 被阅读0次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看一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名字,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呢?那么就去书里面寻找答案。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首先在前言部分看到的是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是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儿童拥有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这个世界,教育就应该以发展儿童的能为奋斗的目标。在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他的人格形成过程就开始了。这种带着神秘色彩的观点引出了一个似乎有些奇怪的结论:教育应该在婴儿一出生就开始。按照常理,我们是不可能对一个新生婴儿进行教育的,甚至对一个还不到2岁的婴儿实施教育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够向一个还听不懂我们说话的婴儿讲授什么课程呢?他们可能连舌头都不能灵活地运动。儿童有一颗可以吸收知识的心灵,具有独自学习的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儿童长大以后能够说他父母所说的语言,可是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学好一门语言是极不容易的。没有人一字一句地教授儿童,可他们却可以把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极为出色。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课程表,而要同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和心理方面长成一个真正的人。儿童并不是一个被动地等待填充的瓶子,他们不是每时每刻都等待着我们的帮助。相反的,是儿童创造了人类,如果没有了儿童,就没有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类了。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这一阶段,而并不是大学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完就发展并定型的。儿童把东西记在了脑子里,可是要记住它们,就必须有记忆力,但儿童却没有,而且这正是他们需要形成的能力,成人的大脑不能完成儿童大脑所完成的东西,从无到有地对一种语言进行学习,这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儿童具备这样的心理能力,他们拥有的是不同于成人的智慧。成人使用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事在一种心理能力的作用下去直接吸收知识的。儿童学习动作并不随意,而是有一定之规,每一种动作的学习也都有特定的时间。儿童开始学习动作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也开始向周围的环境学习。而在这之前,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无意识心理发展。从他们学习第一个动作时起,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就开始向有意识的状态转变了。手是人类智慧的工具,儿童在能够使用手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这些经验最终对儿童和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同时也对儿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为相对于无意识的世界,知识经验的世界有限得多。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儿童要做的是努力去打造一个真正的人。儿童的生命朝着不断完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是其自身的一种延伸,一种扩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儿童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聪明。他的工作和行动使他获得了力量与智慧。但是年龄的增长也存在着不好的一面,即他不能像儿童时期那样去完善自己。简单地说,再也没有人像以前那样去帮助他的成长了。儿直的生命就是连接着两代成年人的一条线,线的一端是创造者,而另一端是被创造者,开始于一个成年人,到另一个成年人结束。这是儿童所要经历一条路线,这条路线离不开成年人。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所有儿童的语言发展都遵循一个固定的规律。无论儿童在什么地方生活,无论他们所说的语言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他们都有基本相同的语言发展段。人类的生活跟动物不同,不完全依赖于本能。我们也不能够预测一个婴儿将来要做什么。可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如果无法跟别人进行交流,他就会什么都做不成。只是思考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是聪明也不能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协调,而这种交流和协调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十分重要。所以,语言就是一面墙,它把一群人围在墙的里面,同外面的人相互隔离。或许,正因为这样,词语在人的头脑中有了一种神秘的作用。它能够超越民族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就像是人们之间的一条纽带,它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语言也会成长。所有的儿童都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简单发音的阶段、使用单词阶段、熟练地使用语法和句法的阶段。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听觉器官和心理上的神秘力量相关。而儿童通过这种神物的力量无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语言的。以肉眼来看,语言器官的组成基本相同。耳朵接收语言的声音,嘴、喉、鼻子表达语言。这两个中枢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分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听觉器官和心理上的神秘力量相关。而儿童正是通过这种神秘的力量无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语言的。语言并不是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唯一形成的东西,同一时期形成的还有条理感。条理感的存在不是暂时的,它是符合儿童需要的。在经历心理形成的时期时,儿童总是要把心中一些混乱的东西整理得更加有序。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当语言爆发期开始的时候,儿童一定要去使用语言,之后儿童就会把他们的思想用符合语法形态的句子表达出来。现代的教育理论特别重视自由表述。这对语言机制的投入使用很有帮助,对个体的未来发展也很有好处。有些孩子到了特定的年龄,可是语言爆发期还没有出现。例如,有些孩子在3岁或3岁半的时候还只是能够使用一些低幼的儿童常用的词汇,可是他的语言器官是正常的。我们把这样的情况叫做“心理失语症”,这完全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是一种心理疾病。

    很多成人感觉说话特别困难,他们往往要花好大的力气,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缺乏讲话的勇气;

·缺乏组织句子的勇气;

·感觉使用句子有困难;

·语速比较慢或者说话不连贯。

      现在还未找到解决这些困难的办法,这些都是自卑心理的形式,会伴随人的一生。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读了这么多那么到底是什么有吸收力的心灵呢?其实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成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0——6岁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不断的去探索新的事物新的东西,我们成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收到良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 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看一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名字,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呢?那么就去书里面寻找答案。 首先在前言部分看到的是...

  • 有吸收力的心灵

    文中说到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强调儿童本身,学习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忽视家长和教师教了什么,儿童不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得来...

  • 有吸收力的心灵!

    初次接触蒙氏教育,并不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拜读了相关的文献与收集了一些与蒙台梭利相关的信息后,对她的理念有了进...

  •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一)

    《有吸收力的心灵》(The Absorb Mind)[意]蒙台梭利著,吴学颖译,深受托尔斯泰、彼得·德鲁克、英国王...

  • 懒癌妈妈如何陪孩子做手工?

    蒙特梭利曾说过:“手和心理息息相关。手的活动是其心理引导的结果。”(《有吸收力的心灵》)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说的也...

  • 2020-11-12【读书笔记】《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

    【读书笔记】《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章节】全书完 【字数】2455 【主要...

  • 《有吸收力的心灵》有感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知道了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 " 内在潜力 ", 这种生命力 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

  • 有吸收力的心灵笔记

  • 《有吸收力的心灵》摘抄

    没有人会通过模仿成为伟人。榜样的力量就是燃起希望和激发兴趣。模仿的愿望可能会点燃学习的动力,但要达到更高的高度必须...

  • 推荐一些儿童教育经典书籍

    《蒙特梭利早期间教育法》 《有吸收力的心灵》 《发现孩子》 《儿童教育手册》 《童年的秘密》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fz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