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悟"拙"

曾国藩悟"拙"

作者: 海阔天空1666 | 来源:发表于2022-02-27 17:51 被阅读0次

曾国藩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据说是曾子七十世孙。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成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了太平天国。

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朝廷封为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

这么高的成就,那曾国藩一定是个天赋异禀、智商过人的天才吧?

答案是非也。他从小笨拙,并不很聪明。

他一生的成功,有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叫做“尚拙”。尚拙就是崇尚笨拙的意思。

那他为什么会提出“尚拙”的理念呢?这主要是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曾国藩从14岁开始科举之路,经过比较艰辛。前6次考秀才都失败了,一直到第7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

为什么说是“勉强”呢?因为他的名次是倒数第二。

虽然勉强中了秀才,但自那之后,他再接再厉,发愤图强,居然一路考中了进士。

中了进士之后,曾国藩回头再看,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就是曾国藩的那些同学,大多数都比曾国藩聪明,很早就都中了秀才,而曾国藩屡考屡败,那时他们都在边上看曾国藩的笑话。

哪里能想到,结果到最后,在曾国藩的所有同学当中,只有他自己中了进士,其他人连举人都没中,最高不过是个秀才。

最笨的人最后科举成功,那些聪明人最后都失败了。曾国藩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他意识到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笨,自己的科举才能成功。

他从此明白了笨也有笨的好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笨人的基本功特别扎实。

曾国藩虽然考秀才考了7回,但是这中间十年时间也不是完全浪费,他反复背诵理解四书五经,每个注解背得滚瓜烂熟,理解得比别人要深要透,知识没有盲点。他真的是做到把书读透了。

相反,曾国藩的那些同学,因为比曾国藩聪明,所以学习的时候下的苦功就不如曾国藩。

很多地方他们是跳过去的,考试的时候凭着看点范文、押押题,中了秀才,基本功远远不如曾国藩扎实。

曾国藩提出做事“尚拙”,就是告诫人们要下笨功夫,慢功夫,把基础打牢;

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其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有一句话说的好: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

相关文章

  • 曾国藩悟"拙"

    曾国藩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据说是曾子七十世孙。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太平天国运动时,...

  • 鸡孵卵及猛火煮

    曾国藩的座右铭-----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氏学习、打仗之拙为之至拙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九年里,考了七次...

  • 145🌻曾国藩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他非同一般的精明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曾经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父对于曾国藩...

  • 学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做笨人,做笨事。

    曾国藩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梁启超评价曾国藩说:曾文正者…在并时诸贤杰中最称钝拙。 总结曾国藩的一生...

  • 关于“曾国藩“尚拙”哲学”的笔记

    [2021年8月24日 10:15]|摘录自《曾国藩传》 所以,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曾国...

  • 曾国藩阅读小记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 以拙破巧,是曾国藩智慧的显现。 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老人,更...

  •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尚拙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能靠得住。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

  • 46/70:曾国藩的“拙诚”精神

    “拙诚”不仅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也是历代贤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曾国藩“拙诚”的实践...

  • 用曾国藩的方法面对信息过载

    曾国藩说过:“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看《曾国藩传》中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路,不难知道这句话的由来: 曾国藩...

  • 大巧若拙

    正如曾国藩先生之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拙”与“巧”看似对立,实则共生。天下之至巧,往往实乃天下至拙之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悟"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ih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