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汪曾祺
家庭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家和万事兴,只有一家人和和睦睦,家族成员的生活才会顺顺利利。
不过,有的人在对待外人的时候他们总是表现得亲切友善,十分热情。但是一旦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们就会变得暴躁冷漠,有的时候就像陌生人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我国著名的作家汪曾祺就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一个人若是对外人热情友善,但是对亲人却暴躁冷漠,不外乎是这两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这些人曾经被自己最亲近的亲人深深地伤害过。第二个原因: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今天我们来谈谈第二个原因。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爱应该让人更幸福,但是有些人所谓的爱却令人感到痛苦。
对外人亲切热情,对亲人暴躁冷漠,其实就是把好脾气都留给了外人,把坏脾气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但事实应该是反过来的,人们应该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而不是伤害他们。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这样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越是亲近的人就越是安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而和他们最亲近的人其实也会被归到这个舒适区里。
和亲近的人相处,人们不用担心自己会说错话,也不用戴上虚伪的面具。
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做自己,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很多人都会在无意中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也不懂得如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近几年来,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情绪稳定并不意味着不能痛苦、悲伤和发脾气,而是说在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人们应该学会如何应对,而不是把这些垃圾情绪都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让他们为自己的负面情绪买单。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知道如何处理情绪。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用暴躁冷漠的方式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那么他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其实他就是在用小孩子的方式告诉亲人:我需要关注,我需要帮助。
在童年时期,这些人的情绪可能没有受到父母的关注,可能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照顾。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没有安全感,也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亲人是人们身边最亲近的人,父母、伴侣和孩子,甚至可能还有朋友。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容忍度更高,就把所有的坏情绪都留给他们。
这是不公平的,对对方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内耗。到最后,彼此都会陷入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爱也是如此。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学会如何去爱别人,而不是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他就会懂得这些纯粹感情的珍贵。
所以,一个人总要爱点什么,不能永远只爱自己。
注: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第一心理,经本人删减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