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坐的地铁,明明是周末,怎么有节后返城的感觉。看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和一张张年轻的面容,我才悟到,原来是开学了,高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搬家了,我们家的两个低年级的学生还在家调皮捣蛋呢,趁年纪小好好玩玩儿吧,以后读书的路还长着呢。
看着学生们搬着沉重的行李上下车,突然想到了自己以前开学的时候。初中时最怕开学,不怕学习,怕住校。不到11岁的年纪,要带大米、被子、生活用品到学校,虽然有爸爸送,但也仅限于把东西送到学校,自己要去找个人跟自己睡一个床(那时候条件有限,只能两人一床),还要独自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关系,现在想想都还是很有挑战的。
之前看到一篇关于不要太早让孩子住校的文章,大概意思是在孩子心智还不成熟的年纪,最好还是跟父母一起生活,过早住校更容易让孩子产生社交阴影、养成不好的习惯等等,想想自己的经历,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初一的时候,每到开学的时候就是噩梦,而我也只能独自面对,不愿告诉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无能为力。可能社交恐惧也是那个时候就开始的吧。
最心酸的开学是大学。家里正在农忙,爸爸丢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送我去上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跟爸爸一起坐火车,到学校的时候,我很兴奋,到了人们口中的梦开始的地方。爸爸跟我一起办理好手续,铺好床,我心里就开始忐忑了。
爸爸说:这里挺好的,你在这里好好的。我今天就回去了,家里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跟爸爸在食堂吃的大饼,吃完他还打包了几个在路上吃,一路我的话都很少,他的话也很少,只是笑着问我一个人在这里能不能行,我压住喉咙里面的哽咽以及眼睛里的泪花说可以。然后我送爸爸上了学校外面的公交车,一直看到他消失在视野里,此时我也双眼模糊。我想好好哭一场,但是又怕别人看见,一路哭一边擦眼泪,走了很久才到宿舍。 那时的我完全想不到四年后的我,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也是哭着走的。
如今,我已经离开校园十年了,看到这么多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各有心事的年轻面庞,依然对他们感同身受,这就是过来人的感觉吧,走过的路就会在心里留下印记,文字会更加清晰地将当时的画面一帧一帧地会回放出来,更加真实的地将当时的感受回味出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