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彻底失眠了。
12点、2点、4点,4点50。嘿,我可以早起了。
一大早,我需要主持一个即兴演讲直播比赛。
太好了!
我没有睡过头。
我还回忆得起开场致辞。
我已经把流程熟记心中。
我也知道还有伙伴支持。
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哦,我还需要做一个主题演讲——产品介绍。
而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不是已经提交了产品介绍的视频作业了么?
不!我想要在今天的直播中有所精进。而我居然没有为此采取行动!
我想起来了,昨天晚上我10点钟就准备睡觉了。
这些天有些累,我想睡个早觉,睡个好觉。
我决定忽视那个“在直播时有更好的表现”的需要。
我对自己说: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睡觉!只是睡觉!
然而,我却失眠了!
昨天晚上,当1)睡觉和2)为“更好的表现”采取行动的两个选择摆在我的面前时,我选择了睡觉。
而几天前,在同样的选择面前,我选择了行动,我熬夜把我所能做到的做到最好,我尝到了“更好表现”带来的喜悦,我也尝到了熬夜带来的嗑睡和头痛。
让我懊恼的是昨日我既已重新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却为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早起之后,我仍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像往常一样自由书写;二是准备直播演讲。
这回我没有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我觉察到两个选择其实代表了两种需要,都不应该被忽视。
我认为当下更重要的是自由书写,我不想因为直播演讲影响这件事。同时,我也希望在直播中有更好的表现。
都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更应该想的是如何双赢。
我对那个想要“更好表现”的自己说:给你15分钟时间,看看你可以做什么。
然后,我对那个想要“自由书写”的自己说:谢谢你的支持。
现在我有了15分钟的时间来改进产品介绍,我感到了愉快。
15分钟我不能做太多改进,但可以从一个点做出改进。
一、产品名称
二、产品价值
三、听众需要
四、举例说明
五、发出邀请
我的一个改进点是:在听众需要部分做到更有针对性——"在这里我想做个小调查,大家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以下三种情况:一、不知道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二、不知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不该讲;三、不知道从何讲起,接下来该讲什么。有的话可以在屏幕上扣个1。这三种情况就是思考和表达中容易陷入的三乱:思维乱、内容乱、表达乱。而《金字塔原理》翻转课堂就能解决这三乱,让我们的表达更有逻辑”。
15分钟到。
我对我的直播演讲已经做出了改进。我感到非常满意。
如果昨天晚上,在想要睡觉和想要更好表现的自己之间也有这样一场双赢的对话,我相信我一定能收获一个好觉。
我原本以为我应该改变对“他人认可”的执著,每当我有“表现得更好”、“证明自己”、“获得他人认可”的想法时,我就假装我不看见,不需要,我用理智劝说自己:他人的认可不重要,不值得。我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可是意识里说不需要,潜意识里还是拼了命的需要,它总能找到方式来引起我的注意,比如让我失眠。
我现在终于理解:每种需要都需要被看见、被满足,但凡有所满足,便不再不依不饶地讨要关注,但凡有所满足,它们就开始变得善解人意和慷慨。
写到这里时,天已经亮了。很高兴,走过黑夜,我终于全然地看清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