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财经知识和干货分享,请点击关注。
如何理解医药股的暴涨暴跌以及投资机会,我们分两期文章,为大家阐述医药政策和医药股投资的来龙去脉。昨天我们聊了医药大涨的逻辑,今天再看下医药股走下神坛的原因。
2018年下半年关键词:集中采购
2018年5月29日,医药指数创下了牛市后的新高。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简称医保局)成立。胡静林局长说过:绝不让医保资金成为“唐僧肉”。胡局长刚一上任便四处调研,旨在寻找这个庞大医保系统的改革良方。以控费为己任的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恰恰对应着医药市场情绪的顶点。
在胡局长紧锣密鼓调研的同时,医药板块黑天鹅事件不断。2018年6月14日,华大基因无创产检风波;2018年7月5日,华海缬沙坦致癌事件;2018年7月15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2018年7月29日,美年健康去世医生签名黑幕。与此同时,胡局长也完成了对我国医改的前沿阵地福建三明和上海的调研。接下来的医药板块则是完全跟着政策走,政策用一种近乎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市场情绪杀到了谷底,多支医药股纷纷腰斩。下面分析一下政策的演变,从而推断情绪是否过于悲观,是否存在预期差,而预期差往往会带来回报率。
虽然自8月份以来,医药行业开了很多会、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最核心的无疑是带量采购。而医药板块的股价跟着情绪在变,而情绪则是随着一次次会议、一个个文件甚至网传文件波动。下面将以时间为顺序盘点系列政策和会议。
会议一:2018年8月3日,医保局联合11省市召开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座谈会。这是医保局首次就药品集采问题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以一致性评价为突破口,以70%的市场换取过一致性评价药物的降价采购。开完会议后,大家第一反应是,这是对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最大利好。总体来说,市场对集采这个新事物的第一反应还是正面的。
文件一:2018年8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关于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方案》草案,该草案是对8月3日会议的总结,以一致性评价为入围范围,对非带量市场价格未做强制要求,首次提出了医保支付价。因为前几天的会议大家已经有了相应的预期,所以这份文件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不大。
事件一:2018年8月17号,长生生物案问责结果出台。市场开始担心医药行业创新改革难以继续下去,出现了恐慌性抛售,虽然情绪恢复后又涨了回来,但这可能是集采政策从温和走向严厉的一个分水岭,市场情绪也对集采有了新的认识。
会议二:2018年9月11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试点联合采购在上海召开了座谈会,并公布了第一批带量采购的33个品种,并且正式确定11个城市(4个直辖市+7个城市)为试点基地。这次会议让市场首次想到了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也会进行价格大战,而价格大战的结果就是降价,情绪开始向下拐头。对于看不清楚的事情,二级市场一向是先抛了再说,这次33个药品的涉及企业均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恩华药业、石药集团、乐普医疗等。
文件二:2018年11月15日,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因为已经有了9月份会议的预期,除了31个品种的相关企业又跌了一波,市场并没有做太大反应。市场情绪反而略有上升。当时是这么解读这个文件的:仿制药肯定降价,但是不可能一撮而就。预想的很美好,但20天后的事实却很残酷。
会议三:2018年12月6日,带量采购降价幅度正式确定。拟中选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2%,最高降幅高达93%!比如,乙肝用药霸主,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恩替卡韦,降价超过93%。市场直接傻眼,短短两天,A股医药板块市值蒸发超过2300亿元。紧接着,短短的一周内,辅助性用药目录的制定、打击保健品等盗刷医保等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市场情绪雪上加霜,已经不是失望而是绝望。
事件二:2019年1月17日,作为带量采购的先驱城市,上海公布了未中选药品可继续采购的消息,未中标品种按照与中标价的价差分档。情绪缓解解读:之前消息称,价格联动下未中标产品也必须降到集采同样的价,上海这个带量采购的先驱城市给出了答案,不需要降那么多,说明政策内部有纠错机制。
文件三:2019年1月17日下午,《国家关于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方案》正式出台,虽然最终确定了医保支付价作为未中标产品的市场调控手段,但是加了一句,可渐进调整支付标准,2-3年内调整到位;没有重点提及“最低价+独家中标”,而且明确了其他省份不要盲从,抑制价格联动。情绪缓解解读:国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带量采购不能太着急,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通过对一系列政策、事件和会议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市场情绪从平和到亢奋再到绝望的全过程 。目前来看,可以对医药板块可以保持适度乐观,并不是因为药品不会降价,基本面会发生很大变化,而是近期一系列的文件带来的情绪变化。政策带来的情绪修复利好整个医药板块,医药行业中依然要择龙头布局。
情绪修复最明显的无疑是仿制药公司,这些公司受带量采购影响比较大,市场情绪也最悲观。比如乐普医疗,因为其重磅品种都未集采中标,是受价格联动传言负面影响最大的公司,风向标上海明确表示未中标的产品降价最高30%,而不是降到集采价,乐普业绩或许不会变好,但是股价也是明显超跌。其他的仿制药公司,比如恩华药业、石药集团、绿叶制药、中国生物制药、华东医药、贝达药业、华海药业等,情绪缓解后都可以理解成底部区域。
除了仿制药,医疗耗材股也可关注,过度悲观下传闻医疗耗材也会集采,但是现在医保局的态度是,药品还没搞明白,都不推荐药品集采跟进,更何况项目繁多的医疗耗材呢。重点关注因为传闻而不是业绩下滑跌幅比较多的体外诊断公司,比如万孚生物、安图生物、艾德生物、透镜生命、明德生物等。仿制药和耗材之外,其他的诸如疫苗、检测、医疗器械等行业,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也会在日后的文章中跟大家继续细聊。
风险提示:文章中列举的个股仅从基本面的角度进行讨论,不构成买入卖出建议。
感谢您的阅读,想获取更多同类内容,请点击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