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天我发现了一些真相。
在深圳,千辛万苦地考取公办高中,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深圳的高中录取率估计也就是百分之三四十。正当你以为一脚踩入大学学堂时,你就开始在做梦了。
从高一开始,所有的老师只跟你提本科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到高三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本科分数线,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三本分数线,也就是民办本科分数线。换句话说,从高一开始,家长以为的公办本科生,实际上是民办本科生。
我想没有哪一位高中的家长是希望孩子考取民办本科的,都是冲着公办本科去的,对吧?500分以下不要想公办本科读。这就是读了三年高中以后所得到的一个真相。
我一直认为民办本科,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与公办本科相提并认的,或许这是我的偏见,也是部分家长的偏见。而且今年公办大学据说还要缩编,减少录取人数,增大民办本科大学生的数量。民办能不能在师资力量上与公办大学抗衡,我不知道;但在教育经费上则是完全自负盈亏的,是由招生数量来决定的,招的学生越多,所赚的钱也就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听到的一个理由是,国家不需要那么多研究人员,国家需要应用性的人员,应用性的人员有民办大学来搞定就可以了。
到目前为止,真的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应用型的人员是不是以前说的工匠吗?既然是工匠,那以前的工匠是不需要过于学习文化知识,都是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那为什么要我们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结果却没有好的结果,连期望都是假的。学校的老师那么努力,学校的学生那么努力,结果到最后却发现是一个与自己所想完全不一样的目标。为什么?我猜测学校的老师知道这个本科线是三本民办线,学生呢,我就真的不能确定,但是家长肯定不是以为是民办本科线,一直都认为是公办本科线。为什么这个误会会存在三年之久?
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本科线只是三本本科线,会做何感想呢?从高一又会做什么样的一个举动呢?我相信往后的家长应该是会越来越理性的,了解的越来越多。
做家长真不容易,到处都是坑,一个坑一个坑的踩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