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完《皮囊》后的人物缩写和随笔体会

读完《皮囊》后的人物缩写和随笔体会

作者: 漓星阁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6:07 被阅读0次

经典节选: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用几个字介绍几个里面精彩的人物缩写:

1.阿太:通灵老太知天下。

2.阿小与阿小:年少不知世无常。

3.张美丽:传奇女子生死迷。

4.文展:理想现实分不清。

5.厚朴:迷途不归终成冢。

6.父亲:守秘密续父亲命。

7.母亲:好面子为丈夫愿。

8.ICU病房楼层的扫地阿姨:为恶人是当好人。

当时看完后在书中写下的体会:

一本八零后看世界的书,92年之前出生的人都能很好的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我是一次在机场等候时看到书架摆了很多,就买了本。现在这年代,能写出这样一本触达真实灵魂书的作家,真的不多了。

文展的天赋本不该停留于周围人给予的异样目光中,不应该那么轻易被自己打败。当时因为一句“勿想太远”,把抑郁的作者从“寂郁之渊”拉了出来,却拉不回自己。而如今,选择了的道路,即使再不堪也不应该丧气,这个世界本来就不会像自己预想的那样运转。直面现实,曲径逢生才是文展应该不懈坚持的真理。只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设想里,而看不到预期的结果就自暴自弃,多少有点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厚朴的世界观是不切实际的虚假之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始作俑者——他的洋腔调儿的父亲(一个同样被关在另一个虚幻时空的人)。

引起共鸣

这个话题在读书群里引起了一片哗然。有的人说读完后一点印象可都没有啊;有的人则是有点难过;还有的人则是读完有点舒服。总结了一下,没有太多感触的人大多是九二年之后出生;有各种共鸣的人则多是九二年以前出生,尤其是八零后感触最深。当我分享我的感悟是,“作者写她父亲的时候想哭”,有人就开玩笑的对那些看完很舒服的人说道,“别人都看哭了,你居然还很舒服”,“也不学学人家感叹这世间百态炎凉,百般艰辛,凄凄凉凉”。

在我小时候,我爸生病发着烧,还要去干苦力活。我和弟弟上学交不起学费。她就用帮老师家里挖水井的劳动工时抵扣学费。小时候自己的身体素质特别差。讲一个故事,发生于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非典那年,在都昌县“钱氏宗亲小学(好像现在叫一小)”。连小学毕业考试那天早上都发39度高烧,坚定的意志强撑着来到考场参加考试,坚持到下午考完两门科目。当老爸询问能否等病好了后补考时,是数学老师的班主任,当天早上看到这个平时在班里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如今在病魔面前的无助,目光中流露出忧伤、怜爱和无奈之情。交完考卷后走出教室,整个人便瞬间崩塌,老爸就赶紧送我去找医生。小时候经常这样生病发高烧,有两三次都是连续一个星期42度异常高烧,无法进食,只有一点点痰变成绿色的和妈妈烧香拜佛求保佑的意识,至今仍记得我被爸爸背在背上焦急求医问药的情景。看到作者写到他和他的爸爸和生命赛跑的情景,感触怎么可能会没有呢?这或许就是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家庭中关于爸爸和儿子的故事的共鸣吧!

那位说看完有点舒服的群友说道,“舒服在于作者文笔精妙,把故事中的真情描述的很棒,可以一口气读下来,品味其中况味。”接着又补充道,“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的事情,早就经历多了。只是另一个作者用他的笔触描绘出来,你就会有共鸣。这样的舒服感在于,不像你看完故事的如鲠在喉,而是一种,‘是啊,这,可不就是人生嘛’这样的、‘终于还是被他戳出来了啊’、‘原来这世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会有这样的体验。’等等的心情。这种心灵上被熨帖的很好的状态,是我用‘舒服’这个词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读完《皮囊》后的人物缩写和随笔体会

    经典节选: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 读完《皮囊》

    读懂一个人最直截了当而又能略显成效的方式,除了对话,就是读他笔下的文字。好的书读一遍通常是不够的,不敢说通过一天的...

  • 关于随笔的一些想法

    虽然老师让写的是5天之所得,可当我读完《写作7堂课》后,决定还是来写一写关于这本书的体会和这本书引起我对随笔的一些...

  • 路遥《人生》观后感

    周六读完了《皮囊》一书,感触颇深,意犹未尽,就在网上搜了好多皮囊的读后感,我想我们每个人读完后对每本书应该...

  • «皮囊»:一次直击心灵的自我觉醒

    《皮囊》是蔡崇达的随笔集,以人物肖像画的方式描绘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讲...

  • 10/14‖《皮囊》放不下的乡愁如何安放的灵魂

    陆续地读完了蔡崇达的《皮囊》,这部书很易读,围绕故乡的人物讲述不同的人物故事,但是每个人物都很深刻,都让你忘不下。...

  • 无戒写作训练营答疑课

    1、故事和叙述性散文的区别? 1)小说重人物,故事情节 2)故事有头有尾,读完知道讲了什么故事 3)随笔,日记,都...

  • 关于文体的问答

    1、故事和叙述性散文的区别? 1)小说重人物,故事情节 2)故事有头有尾,读完知道讲了什么故事 3)随笔,日记,都...

  • 《皮囊》里有趣的灵魂

    《皮囊》是蔡崇达随笔集,以人物肖像画的方式描绘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讲述中阐述了...

  • 写作是为了看见,看见别人,也让自己被看见

    昨天有两本书标记读完,一本是《皮囊》,一本是《啊2.0》。 《皮囊》作者蔡崇达,虽说是自传,书里写的人物都是他身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皮囊》后的人物缩写和随笔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pc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