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甚至写文章都要求不偏不倚的格式,就好比是一个模块,让你套进去,继而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不敢在作业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却只能偷偷在草稿本上写,若不是老师发现,或许为人父母的永远都不会发现孩子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了,作为父母,尽量不要按照大人的思维去估量孩子,让孩子去模仿……
我是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小学语文老师,从事小县城农村教学工作,由于环境压迫,甚至上层所给予的教学成绩压力,让我们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在压榨孩子的开发性思维,有时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结果呢?教学成绩纷扰你的思想……貌似你只能牢笼里禁锢孩子的思想,按照死格式去教学……
摘抄:
孩子的心思,单纯时可以是一滴透明的水,丰富时连最高科技的光和影都无法描画出来。一粒飞舞的尘埃,一声细碎的虫鸣,一片青草散发的味道,这些在成人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在儿童的世界里都是新鲜奇妙的。
技巧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但是这种率真,却需要好好保护。
深爱孩子,却没有教子经验的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却忘了要看清孩子的内心,只看重周围人的目光,却不愿听孩子的解释,我们将单纯与愚钝对号入座,在成熟与聪明之间画上等号,这样自以为是地合并同类项之后,就匆促地开始“精心裁剪”。我们以父母的优势,以导师的身份,挡住了她好奇的视线,攫住她天真的手,写我们世故的心。终于,把她变成一个矛盾的孩子。
请允许她以自己的眼睛看事物,不要试图去代替孩子思维。别怕她在学习中走弯路,坎坷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人生体验。从小到大,要吃下去各种营养,才能长出智慧和力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