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本书,叫《决策的智慧》,感触颇深。
里面提到的将选项换算成价值来比较,这件事情非常经典,我想说下体会。
例如,有的人会因为觉得6元的App非常贵,而选择xx助手来免费用,用一段时间会弹出让输入密码,然后用xx助手再操作一次又能用一段时间了。这样非常不值得,为什么这么说?用一个8000元每月收入的例子来说,算每操作一次xx助手花费5分钟。这个人每5分钟的价值是:8000月薪/22工作日/8小时/12个5分钟=3.79元,则,用xx助手操作两次后,已经超过6元App的价格。所以结果可以预想,其实花费了很多个6元来用一个原本6元的App。
再比如打车与否的问题。算8000月薪的人,每天通勤到办公室一趟需要1小时的地铁,花费4元,而打车一趟25分钟,花费30元;这个人每小时的价值是45元,同是一小时,他坐地铁需要花费45+4=49元;而打车用了0.42小时*45元每小时+30元车费-0.58小时节省*45元每小时=22.8元。答案很明显,地铁其实比打车多花了一半多的价格。但是,很多人都只看表面的花费,而不计算真正的价值支出,更不考虑非上班时间也是值钱的。
除了关注眼前看到的价格问题外,你还应该关注下你眼前的机会,而机会只能转化成价值,暂时无法变现,但是具备变现的潜力。
例子就是,创业团队里面工作为你带来的机会。其实不必细说创业团队的问题,高风险、低保障、快节奏、高收益……成熟团队呢?你可以安安稳稳还房贷、养育小孩好好上学、生活安安稳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不能论好坏。
创业团队能有什么机会?直接点的就是一人多能,你能接触到各种新奇任务,用各种新奇办法解决。以前不懂的事情,逼着你懂,最终发现很累,有的人放弃了离开团队,有的人感觉学到很多,继续折腾,因人而异。而这些机会都是转换成你自身的技能,在日后不断的工作机会中日趋重要,否则只能越到后面,懂的越少,知识和经验越来越不够用。
成长有不同轨迹,你可以朝九晚五上班下班,闲暇时间在人生中分布均匀,悠然自得;也可以年轻时紧张一把,把人生中分布均匀的工作时间在头三十年集中突破,创造更大的价值。人生没有既定规律,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路,没有什么事情是没办法解决的。
投资自己,是最廉价的投资,也是投入产出比最惊人的选择。要保持学习,保持谦虚。每天保持学习的节奏,持之以恒,并对新领域进行探索。比如现在除了学习自我管理、产品设计、还要学习人力资源、更要学习公司战略、市场推广……多知道点东西不会对你身心构成伤害,反而更有利于业务的拓展。比如折腾电子设备多了,现在谈点硬件制造工艺、结构问题就不是门外汉(这都是追求最新电子设备的投入所带来的);比如学习过编程,也逛技术论坛,面试个java工程师虽然不能指明那一句能够怎么写,但起码能聊出来这个人的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怎么样,这种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再比如做过设计项目,培养过审美,对拍照也有追求,在实际项目中指导的视觉产出品不会给团队挖坑。
好好决策,能给你带来更大的价值,最终是更大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