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
2005年,时隔9年,被媒体誉为“杀人恶魔”的内蒙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在公安部督办、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亲自拉网追捕下落网。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赵志红坦白自己是当年认定呼格吉勒图为凶手、并且已经对其执行死刑案件的凶手。
2014年11月20日,时隔18年,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
呼案从案发到执行死刑只用了62天,在“严打”、“从重从快”的大环境中,相关办案人员都迅速得到了相应的嘉奖;9年之后,疑案出现,再过9年,再审此案,18年前的死刑判决的速度相比,真是漫长再漫长。当下呼格被判无罪、当年被嘉奖的办案人员被查、国家赔偿到位,似乎一切已然尘埃落定。然而,这同时也新探索的开始——这个案件的代价,终究是仅仅落在了呼格一家身上,还是给司法体系沉重一击?——如何通过改革刑法司法体制,避免更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一方面,当时DNA检验技术仍未普及,并未开始采用疑罪无从的法制理念。若用现在法制理念与技术去办案的话,一切又将是另外一种局面。
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给犯罪者以惩罚,还无辜者以清白,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衡问题。在司法体系中,如果要彻底消除错判,就意味着要求检方做到百分之百的证据充分,但这样做的代价高昂,更多的犯罪者将逍遥法外。
要想达到减少错判的同时保证对犯罪者做出公正的判决,马修·萨德伊先生在《黑匣子思维》一书中,通过类似的冤假错案的案例,提出了他的关键看法:“发现错误,查出制度的缺陷。”
为什么提出这样看似简单的观点?
因为马修·萨德伊先生发现一个普遍规律——人们不愿意承认错误。而历史中的事例已反复证明,司法错误一直是法律系统的痛处。在《黑匣子思维》冤假错案部分,作者如此分析:“警方以为自己辛辛苦苦抓住了凶手,其实却是把一个无辜的人投入了监狱。如果告诉他们真相,他们会怎么想?在法庭上扮演决定性角色的检察官们如果知道自己的努力工作毁掉的是无辜者的生活,他们会怎么想?如果法官和法律部门的管理者们知道,自己管理的司法系统存在失败之处,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个事实?”同时,认知失调的存在,让参与办案的工作人员“看不见证据的原貌”,使得翻案的过程举步维艰。
除了在司法系统,在医疗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面对失败的掩盖态度,存在于全世界各个领域。于是,身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撰稿人的马修·萨德伊先生,著作《黑匣子思维》,全书共6个部分,向我们定义了一种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14个经典案例,分析各个行业失败与成功背后的具体思维模式。
书中,有一个经典的认知失调案例:邪教信徒。
一名家庭主妇声称自己与外星的神发生了灵异接触,神告诉她,世界将在某年某日黎明前毁灭。在她的呼吁之下,有些人辞掉了工作,不顾家人的反对离家出走,住在这位家庭主妇的家中,并视其为精神领袖;他们深信,真正的信徒会在末日那天得到拯救。最终,世界末日那天一切正常,结果信徒们并没有被这局面所动摇,相反的,其中一部分人的信念变得更强:他们认为是他们的虔诚和信仰拯救了世界,他们的静坐散发出的光芒令神决定让这个世界平安运转……
马修·萨德伊先生用这个极端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人人都会有的心理机制:在面对足以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信仰形成挑战的证据时,我们更倾向于篡改这些证据,而不是转变我们自己的信仰。我们会去创造新的借口、辩护和解释。优势我们干脆会选择完全忽视这些证据。
对完美的渴望,给我们带来认为自己可以解决问题和对失败的恐惧两个误区,从医疗行业、司法体系等大的方面缩小到我们个体自身,不论是身为企业家、老师、教练、各行从业者还是为人父母,我们都必须彻底改变我们对错误的认知,并引导自己的子女:错误不是一件羞耻的事,而是一种鞭策和教育,想要逃避失败就会导致进程停滞不前。
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亮点,由行业现状中存在的失败之处,引申到企业、行业中思维模式的成功之处,再由大及小,落在个人发展之上,提出“黑匣子思维”对我们的指导意义:与其糊涂地成功,不如聪明地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新探索和进步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