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毛病,基本从不弃书,所以我选择开始一本书总是很谨慎的。
今年因为买了微读的会员且读书时间有限,我曾经准备量化下每月读多少本书。但是没有具体到要读哪一本,只有大类,没有具体书单。
结果,半月前因为马伯庸的新书推荐,以及雷佳音的影响力就开了一本《长安十二时辰》,从开始到昨晚大约13天,看得很恼火,主要是心疼自己浪费的这么多时间。
结论就是我不适合再看这一类,为了情节而情节,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加戏而加戏的小说类的书了,我更喜欢认知类,科普类的,干货满满的书了。
关于此事的反省如下:
一、没有书单,所以没有计划性,习惯使然,因为不放弃,将错误贯到底。
二、没有目标,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每天早起,甚至记录,写读书心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扪心自问,如果目标明确要刻意练习。
三、如何刻意练习,是不是还是没有这方面的只是积累,准备如何积累,怎么去学习建立体系并实施?
一直想列一个具体到每一天的学习流程,具体到需要拆解到每一个步骤的学习目标。
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不要总是放纵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