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7月2日
近些日子,我的精神状况都很低落,主要是太累太困,很长时间都缓不过来,哪怕睡一晚整觉也还觉得疲惫。
我也在努力调整状态,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好一段时间,而且总会好的,不是吗?
感觉上家里总有做不完的家务,而在过程中,不时孩子们会哭闹,那就得停下手上的事情,去哄去抱去喂奶。
尤其是在熬了两夜之后的白天,总觉得头重脚轻,思绪也是一团混乱。
以前觉得带两个孩子出门会比较拉风,有时候的确是这样,但大多数时候是出门回来后更深层的疲惫。
出门办事在平常看来都稀疏平常,然而在这种时候,家里有两只宝宝的情况下,就显得殊不容易。因为家里只有一个人,当两只娃双响时要应付的任务就很艰巨,所以在外面办事的我们只能抱着全程小跑的心态。
回家之后依然不能停歇,所以会有上述的感觉,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倘若思想再消极一些,天空也就成了灰色。
今日读书:
电视没看过,看到这本原著成为了热点话题,拿下来看看,读完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每一个问题小孩背后都是家长的疏忽,不同的家庭问题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都改变不了扭曲的想法。
读完之后,朱朝阳心底深处的黑暗,如同深渊一样让人畏惧,就像看电影《唐人街探案1》片尾那个小姑娘的微笑一样让人恐惧。
这小说算是悬疑类,不同于东野圭吾系列的感觉,虽然也是描述人性,但可能是因为题材涉及未成年人,小孩子的心思成熟得让人可怕,总觉得不像是真的。同时再联想前段时间关于十几岁小男孩如何如何小女孩的事情,这一切又仿佛显得那么写实了,总之细思极恐,只能尽可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最起码教育工作要做到位,尤其是中国家庭一直以来难以启齿或者疏忽的性教育。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15977/0610f64dc8904635.jpg)
今天有朋友“催更”,问我最近是不是太忙太累,此处先“拱手”致谢,谢谢您的关心和期待,这让我感觉受宠若惊。
的确如此,但我正在调整状态,之前一直都处于持续疲劳状态,打不起精神。逐渐逐渐,我感觉我的体能状态正在恢复。
两只宝宝长得很快,但也觉得长得很慢。已经过去三十多天,跟出生时比已经完全变了模样,但每天的生活节奏都差不多,总是在救急状态,不是给这个喂奶,就是给那个换尿布,这个哄好了,那个开始要抱抱……永不停歇,有时候某个瞬间,孩他妈会脆弱得掉泪,万幸得是她一觉醒来还是充满了正能量,之前的负面情绪多是由疲劳所致。
还要点名“表扬”一下岳母,虽然岳母总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没有她的无私支持,这段日子的我们会崩溃。无论是每天的三餐供应,还是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帮忙,都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了来自外婆的爱。
达到这结果前并不是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好,因为在一切繁琐的杂事过程中,免不了口角纷争,有习惯上的差别,有语言上的冲突,就像两人谈恋爱,过了磨合期,对于彼此的习惯也了然于胸,为了长久地过下去,看彼此更多是优点,而不是絮絮叨叨说你如何如何不好。
之前看过一种说法,关于自己跟家人的说话态度,一般人多半是跟外人说话彬彬有礼,跟家人尤其是越亲近的人说话则咄咄逼人或者尖酸刻薄,最主要的是说话的人自己却从未发现。
建议的方法是:自己把自己说话的语音录下来,等独处时自己听听,就可以发现当时的态度是如何可怕,是如何不像自己。
我时常自省,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够优秀(都不敢说完美),很多时候,我能想象自己那一瞬间的表情是多么不耐烦,也深知自己的语气不友好,然而虽知如此,也只能时常反省。
推荐一本书《非暴力沟通》,我曾经看过此书的梗概,觉得很适用于我说的这个场景。
2020年6月读书小结:
六月份过去了,可怕的2020年就过完一半了,我的读书目标很快就达到了。原本我设定平均每个月读五本书,一年六十本,现在已经完成五十八本。
我用豆瓣记录这一切,除了读书记录,也有看剧记录,豆瓣称之为“精神角落”。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15977/7e8994069b8b633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