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记视角下的《天才少女》

传记视角下的《天才少女》

作者: 心理学工作者_张旭兰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22:49 被阅读0次

《天才少女》主要视角是天才少女玛丽的舅舅弗兰克和玛丽的外婆伊芙琳。

在关注天才家长的同时,抛出一道难题:假如你有一个天才孩子,该怎么教育他?

这确实是一道难题,而倘若我们将自己至于其中,或许事情还远比想象的复杂。

影片中的天才少女玛丽,有一位同样是数学天才的母亲黛安。

黛安从小就被她的母亲伊芙琳控制,整日囚禁在数学里,为了全人类都没解出过的难题,消耗着一个少女的全部青春。

黛安并没有像维特那样反抗,而是选择顺从了母亲的意志。直到成年后,再也无法忍受折磨的她,选择了自杀。

在自杀前,她将女儿玛丽托付给了弟弟——弗兰克。

弗兰克的扮演者是“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在《天才少女》中,他脱去了超级英雄的外衣,卸下盾牌,进入了现实的生活,却依然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

他要保护的,是自己的外甥女玛丽。

在亲眼目睹了姐姐的“天才陨落”之后,弗兰克心灰意冷,带着玛丽离开波士顿,躲进小镇,过上了最平凡不过的生活。

他坚持让玛丽上最普通的学校,和同龄人一起学习、玩乐,并尽一切努力,让玛丽过得像一个普通的孩子。

而玛丽却无法真正成为"普通人",很快,伊芙琳找上门来,企图夺回孙女,好指导她继续完成自己女儿“荒废”的事业。

一场关于“天才少女”抚养权的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之后的剧情,乍一看,很像“暖爸战胜恶外婆夺回萝莉”的亲子团圆片。

可是,我们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影片的铺陈,我们发现,原来片中的这一家人,无一例外,全有极高的数学天赋。

外婆伊芙琳是,舅舅弗兰克也是。

只不过,伊芙琳在年轻时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天赋。所以她才将女儿和孙女视为自己的替身,逼她们获得非凡成就,以此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而弗兰克在目睹了姐姐的悲剧后,或许是有意的在隐藏自己的数学天赋,走上了哲学的道路。同时,他想用同样的方法来保护玛丽,压抑她的天赋,希望让她做一个普通的孩子,享受普通的快乐。

因此,与其说这是抚养权的争夺,不如说是两种教育观的对决。

其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正一邪的对立较量,而是两种朝着相反方向的,都略显极端的教育方式,在彼此拉扯的过程中,寻求着最终的平衡。

《天才少女》就像是一场辩论。

伊芙琳的教育观是:对于一个天才少女,必须牢牢抓住她的天赋,哪怕丝毫的怠慢和浪费,都是对整个人类的犯罪。

而弗兰克的教育观则是:不管是不是天才,首先她是一个少女。巨大的成就也可能带来同等的痛苦,不如压抑她的天赋,让她尽情享受一个普通孩子的快乐。

这就是影片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种观点,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选择支持哪边,而要试着发现是否有第三种可能。

如果仅仅带着温情的眼光去看,或许会被弗兰克和玛丽之间的“父女情”打动。

影片中最为戳心的一幕,是在落日的余晖中,“父女俩”化成两幅剪影,一个大影子,一个小影子,融进夕阳里。

单从这个角度讲,玛丽最终是要回到弗兰克身边的,弗兰克给了玛丽一个抱持性的环境,一个温暖的根基和响应。

可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玛丽是天才,并且她自己知道。

面对老师提出的算术问题,玛丽显得极不耐烦,甚至不屑于回答。

她拥有着远远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在看见同学被坏孩子嘲弄时,她狠狠教训那个孩子,更关键是玛丽事后做了一番冷静的“检查”,既坦诚了打人的不对,又道出了嘲笑者的卑劣,还让那个被欺负的男孩赢回了尊严。

从影片呈现的诸多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玛丽在学校过得并不快乐,弗兰克所谓的“普通生活”,对于她更多是一种“折磨”。

此外,最最重要的是,玛丽自发性地热爱着数学。她在家研读高深的数学经典,也完全是出于自愿。

因此,弗兰克出于保护,而对玛丽采用的“压抑天赋”的教育方式,同样是有问题的。

而外婆的出现,与其说是一场危机,不如看成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它迫使弗兰克去反思,相比母亲的高压教育,自己的做法是否也是一种矫枉过正。

于是,我们看到,在整个故事中,获得成长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伊芙琳最终在这场博弈中得知,原来女儿早就解出了难题,只是因为憎恨,要求必须等到母亲死后再发表成果。一个让伊芙琳难以接受的事实赤裸裸的呈现在她面前——逼死女儿的,竟是自己。

而弗兰克也终于醒悟,自己为了逃离母亲避免重蹈姐姐覆辙的努力,对于玛丽而言,或许已成为一种反向的高压教育。

影片的结尾,在经过两种教育观的拉扯后,弗兰克尝试着一种平衡:送玛丽去橡树学校,学习与之智力相称的知识;在课余时间,则让她跟同龄人一起游戏,享受童趣。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反对一件事,会不自觉地走向它的反面,却忽视了我们真正想要保护的东西。

比如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遭遇了几次欺骗,就笃定这世上没有人是善良的,从此封闭自己。

这时候,需要静下来,想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做得过头了,是不是为了反对而成了那个我们极力反对的人。

回到本片,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想,是成就个性,是创造环境,让受教者发现自己的本心,并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相关文章

  • 传记视角下的《天才少女》

    《天才少女》主要视角是天才少女玛丽的舅舅弗兰克和玛丽的外婆伊芙琳。 在关注天才家长的同时,抛出一道难题:假如你有一...

  • 2017-05-04

    今天一下看了三部电影,天才少女,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 天才少女,也许一个天才,并不想成为天才。 志明与春娇,你...

  • 天才少女

    看天才少女,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合理的观点。每个人都不想伤害别人,只是想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坚持着坚持着,悲剧就发...

  • 天才少女

    一直标榜自己是个文艺少女,喜欢读书,喜欢文艺,喜欢一切美好的小东西,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看书只看网络小说,...

  • 《天才少女》

    平衡和平凡才是最后的答案 《天才少女》主要讲述了一位数学天才妈妈留下了一位数学天才女儿给弟弟抚养,在抚养过程中发...

  • 天才少女

    近日,看了一部电影------«天才少女»,心中颇有几分感想,但因文笔粗浅,多有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01 影片的...

  • 天才少女

    我发现自己无聊的时候总能发现不错的电影。我影评的风格是随心所欲。我这个人也是这样哈哈哈。 今天要推荐的电影是《天才...

  • 天才少女

    陪伴成长

  • 天才少女

    1.天才数学家因为妈妈的束缚而最终选择自杀,将孩子交付于亲弟弟抚养,也就是天才少女的舅舅,孩子长大了以后渐渐...

  • 《天才少女》

    天才,冠以什么样的标签?聪明,天赋异禀,与众不同等等。 这部影片在中间穿插一段“初生”的桥段,像是点睛,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记视角下的《天才少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wg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