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二一之知情意行

四二一之知情意行

作者: 天线的触角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1:28 被阅读6次

归因对象为鲜活的人时,应该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

知。对事物的认知,深(价值作用)、准(把握关键)、全(全面整体)、真(现实状况)。

情。喜欢(肯定和正面的体验)、逃避(避之不及,否定和负面的体验)、恐惧。

意。目标感(对实现结果有较强的渴望)、责任心(珍惜自身的信誉)、持久力(坚韧不拔,绝不放弃)。

行。符合规则,利用工具,协调资源。

人是活动的主体,问题出现时,在人的身上找原因是根本,由此从四个方面12个角度逐个分析。

相关文章

  • 四二一之知情意行

    归因对象为鲜活的人时,应该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 知。对事物的认知,深(价值作用)、准(把握关键)、全(全面整体)、...

  • 第6天~《传习录》书评3

    知行合一 朱熹是这样看知和行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阳明则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

  • 陶行知教育箴言:行是知之始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陶行知谈行是知之始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陶行知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行是知之始——读《陶行知文集》之有感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先生先从小孩子说起...

  • 爆竹声中一岁除,早春不如多读书

    二月读书笔记一、《行是知之始》陶行知王阳明提出了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

  • 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日精进70

    不闻, 不若闻之, 闻之, 不若见之, 见之, 不若知之, 知之, 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 而止矣。 行之, 明...

  • 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2020-04-15读陶行知6

    陶行知原来服膺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学说而取名“知行”,这是唯心论,而后改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二一之知情意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w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