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教育面前,不能永远愤青——记上海学习之旅

在教育面前,不能永远愤青——记上海学习之旅

作者: 林冠军 | 来源:发表于2016-12-29 22:39 被阅读0次

    很多人夸我字写得漂亮,但她们不知道有段时间,我为了改变自己原有的字体,东临西学,字写得个性张扬,奇丑无比,老师也说我字迹潦草。直到高中,随着心智慢慢成熟,心也慢慢静下来,自己意念告诉自己不能这样飞扬跋扈,要先追求工整,于是慢慢,张扬的字满满得到修复与沉淀,于是有了如今得到大家认可和喜欢的字体。

    在幼教的教育上,一旦有一种想法出现,我就会查找资料,支撑我的理念和想法,于我这种不一致的做法和现象,我就愤青一般,抓住了它不足的尾巴,发力摇曳,无法接受。有时,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没必要出去外面学习,自己多读些书不就行了,说到底不过是一些教育理念而已,相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就行了吗?

    这次上海学习之旅,突然让我惊醒。我在教育上走的轨迹,就如写字时期那飞扬跋扈的阶段。如果不敬畏教育,或许我将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我想,我还需沉淀与静心,需要思考与调整。

    我看到了区域自主的精彩,却忽视了集体活动的魅力。我追求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却淡化了高结构材料的价值。我心里知道教育是门哲学,但行动却非A即B,非黑即白,我总是落实不到黑白渐变时的灰。

    上海展示的两节集体活动,我静下心来认真地观摩。虽然环节的组织上可以再丰富和自主,但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种形式存在的价值。

    1、孩子可以巩固常规,懂得在集体里面倾听的礼仪。

    2、在集体磁场里面的表达,可以锻炼胆量和树立自信。

    3、可以更专注地感受到老师语言的魅力和行为的榜样性。

    4、教师的经验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应该还有很多,只是这四点,是我突然觉得会给孩子带来影响的,它并不明目,但它却实实在在在发挥它的隐性作用。那是不是这样讲,我们又要走回集体分科教学之路呢?

    今天在看活动的时候,我一直很好奇那活动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后来,老师解释是依据《指南》提到的一个目标而研发出的活动。记得《指南》解读里提到,指南里的目标只是对孩子的合理期望,是用来分析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是先有孩子的行为,才有活动,而不是根据目标去设计活动,这说到底,还不是真正的基于儿童,源于儿童。

    在教育面前,不能永远愤青——记上海学习之旅

    再说回集体活动。我觉得还是应该注意:

    1、什么时候进行集体活动。是老师一早预设好内容的,源于自己教学计划安排的。还是基于儿童发现的问题,需求,将其生成集体活动。这是两种教育观。举个例子,一种老师按照原本课程的内容,这周要上高矮内容。于是采用游戏,集体授课。一种是发现孩子在户外比较高矮,很感兴趣,于是生成课程。你会更倾向于哪一种?

    2、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离不开游戏,集体活动要注意是否采用游戏化,是否充分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情境。一些以操作探索为主的集体活动,更要避免老师的催促或打断幼儿,过于模式化,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究,专注。

    刘霞教授在朋友圈指出幼儿有效的学习是基于儿童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教师自身的学习经验的结合。所以,在强化儿童主义的同时,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这又是一个难题和艺术。

    在教育面前,不能永远愤青——记上海学习之旅

    至少,这次上海学习之旅,让我意识到,要学会敬畏教育,静心教育,不要当永远的愤青,只有这样,我才能把“教育”二字写好,写漂亮!

    幼教之路,越来越好玩!

    在教育面前,不能永远愤青——记上海学习之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教育面前,不能永远愤青——记上海学习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wp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