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作者: 灿哥领队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18:22 被阅读0次

    私欲减少一分,天理就恢复一分,天理恢复一分,就距离天道近一分,这就是圣人。

    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凡人皆以克己成,纵己败。道乃天地自然之道,在于敬天爱人,克己修身。任何一种模式背后都有思想支撑,否则,模式只能是形式,如烈日下的冰块,总会融化。立志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带领20名有志之士一起拎成一股绳。

    做一个安静并善于倾听的有德性的人。儒家系统里面制造出来了神一样的人物,尧舜孔子和周公。

    生活在社会体系,即必须明白其中的规律,必须遵守让体系正常运转的德行,也就是道,格物并致知。社会上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由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只是由独乐或者无知到众乐或恍然大悟的过程。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必须有他运转的规律,所有生活在这个体系里面的人,都需要不断的优化完善并遵守这个规则。然后帮助大家认识这个规则。

    人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一个集齐各种形态的群体,生态。你要想活得最为自由自在,就必须彻底融入进去。

    例如:

    作为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作为领导者的人,更不是作为一个企业救世主的人。

    稻盛和夫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他毫不犹豫的与普通人的生命感与价值感相连接。

    他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企业能屹立,不是靠一个神一般的人物,而是靠所有员工众志成城的努力才能做到。站在员工之上的人,永远都不明白何谓正确。

    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就是,管理者想要唤醒员工内心的良知,就必须要与他们处在一个频率上,如此才能引起共鸣。而不能处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圣人,你所做的不是领导人家,而只是把他们的良知激发出来,和他们一起创造未来。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不能记得,该如何?王阳明回答,要晓得就是了,为什么要记得。你把书上的道理倒背如流,可不能去实践,有什么用?

    王阳明说过,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必须要有自己的是非。而这个是非就是跟自己的心是否切合。

    在我们现实中有很多人,看到名人的语录就马上就实行,表面上看是在知行合一,实际上,你仍然再外部的规则,而不是你的内心在知行。

    心外无道理,心外没有任何管理制度。世界上最好的管理制度,就在你心中。发挥你的良知(良心+智慧),你就能找到最自得于心的管理制度。

    稻盛和夫那段话的标题是:看脚下!不要看嘴巴!说的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真正的“知”是自得于心的“知”,不是被外界的束缚迁着鼻子走。当一个人活在各种各样的外在的理念和真理中时,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你在逐物,而不是在炼心。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是修炼心性的道场。别人的话只能做参考,如果它和你心不符合,那就是一文不值。

    心学对领导者最基本的要求很简单:目标清晰,情绪稳定,不受任何干扰地直奔目标行进,是最简单的管理和工作方式。纵然你得到神仙著作的管理天书,也没有脚踏实地的干活做事来的踏实有效。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周公制作礼乐,是个圣人就能做到,那在他之前的尧舜为什么不做?孔子删述六经这种事,周公也能做,那周公为什么不做,非要留给孔子?

    他解释说,其实周公也想做尧舜的伟业,孔子也想做周公的伟业,但因为周公所处的环境不允许他做那样的伟业,他遇到的情况就是要制礼作乐。孔子所处的环境也不允许他去做周公那样的伟业,他遇到的情况就是礼崩乐坏,他必须要删述六经,以正人心。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别人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每个人要做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只需要自己用功,“先有个明的工夫”,那就能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成功。

    天时、地利、人和,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离不开这三点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动态的,是视不同环境、情况而定的,时过境迁之后,你想去复制别人的模式,这就好比刻舟求剑。

    记住一点,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人家有人家的命,你有你自己的路。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客观存在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致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yt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