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月亮与海会在白日失散
爬上干咳的夜晚
拉断影子的腰身
我说潮汐是藏匿月亮笑意间的海
吞吞吐吐写一行诗
攀着多少孤独人的酒和灵魂
颠倒了一千年
在尾巴上隆起一朵花
收束于孩子最后那章的韵脚
云落在泥土的归处
瞳孔中镜子被打穿
透进星河半遮的眉眼
树上的文字还没为你摘完
我也就不愿老
年少时读过苏轼的一首词,很是喜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写的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之所以能深记这首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如果要用一句诗来形容崇明,我一定会用苏东坡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时光,在这个梦一般即遥远又真实的岛上,变得那般寂静而美好。此时此刻,就是把你能想到的,所有有关情怀与回忆的美好诗句串联起来,都不足以表达那一刻脚踏实地的感悟与心境。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也就懂得了“清欢”。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昼可登高楼,眺雾掩远江,听晨鸟啼鸣。夜可驾轻舟,泛水压星河,观江月浑然。春可访竹林,酿松花美酒,煎溪水清茗。夏可游荷园,放眼尽芙蓉,满幽香扑鼻。秋可闯郊野,尝香甜秋果,品醇香佳酿。冬可观梅园,尽清辉素雪,只三两点红。
清欢的滋味在于真,在于纯,不宥于质,不困于形,不用猛火不用佐料,真真切切地还原本来味道。在这里,风景是不需要刻意寻找的,一年四季皆有景,一切美景皆是诗。
故乡,未必是出生的地方,而是能让你“一见如故”的地方,是能让你“此心安处”的地方。
崇明,像故乡。
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岁月在这里流淌得甚是恬淡。清晨,田野里的泥土香,江边渐渐出现的霞光,在太阳升起的瞬间,天空一片瑰丽。于是,岛慢慢苏醒了,炊烟袅袅升起,孩童出门上学,妇人溪边洗衣,一天开始了……
待到夕阳西坠,燕子回巢,投下狭长的阴影,昏暗的小巷里,灯一盏一盏次第亮起,黄色的光晕呵护着寂静的夜色,夜风悄然趴在脸上,莫名温柔。
漫步田埂,流连花丛,寄情树林,在晨光与暮色的交替中,静静地看着日子,从田间穿过,在指尖流淌。故乡的味道,最初的记忆,细细体会人间有味是清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