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鹤归雾起
附:唯心主义(Idealism)是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论对立的理论体系。 其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源自百度百科,侵删)
《梦游症》一书是继《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后又一直面剖析特殊人群心理的烧脑故事集,作者方洋,围绕对梦游症患者的采访展开的一系列微脑洞记叙,全书目前共四册。
其中篇目众多,从科学到哲学到神学,其中都有体现,但我觉得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就是妥妥的唯心主义思想。
下面我将列举其中的几则故事。
1.《这个世界是假的》(第一册)
这则故事中提出很多疑问,如:“你怎么去界定真实?你把你现在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体会到的叫做真实吗?”“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真实,又怎么会知道正事是什么样呢?如果你走到一棵苹果树下,苹果不会往下掉,而是往天上飞,你从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你肯定会认为苹果飞上天才是真实的,苹果掉落在地上才是虚假的”等等这样的发言,在我看来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想法,即“我思故我在”这样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作为世界的本源。这样的质疑无意义,如一个经典的悖论“理发师悖论”所体现的,这样的问题无法解释,自己的思维体系也会崩塌。
2.《你相信上帝存在吗》(第一册)
我认为该故事体现的与上一篇不同,本故事体现的则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即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即故事中的“上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程序员,在梦游中见到了“上帝”,并亮明观点“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程序 而他本身是构造世界的程序崩了之一”。听着非常匪夷所思,可能在座的各位会认为他大概说有妄想症和自恋情节吧。
3.《未完成的画(续)——精神粒子与永生理论》(第二册)
相比前两个故事,这则故事更具唯心思想——意识决定物质,即意识与物质可分离,故事的主角是一名模仿梵高的画家,他的观点则是“人存在精神粒子,精神粒子之间可以互相吞噬”即所谓的“鬼上身”,以粒子占据的途径他可以得到永生,不过毕竟作者的设置中这位画家是精神分裂症,但是故事的最后却大跌眼镜,按照书中的意思就是画家的粒子吞噬了一个少年的粒子,少年成了拥有梵高精髓的画家。
这时就要提到槽点了,首先文章的结局看到最后发现是满满的套路且文章的一些梗在其他书中已经被用过了。其次作者并没有构建出一个明确统一的世界观。部分逻辑谬误便不细说了。哪怕主旋律是唯心主义,我也觉得应该有统一的世界观与有力的论证事例。
总而言之,以打发时间转换思维为目的来看这本书,还是可以的。没必要深思的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