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每逢过节时,父母会给我们小朋友准备纸灯笼玩。
一到晚上,小朋友们提着各自喜爱的灯笼聚在一起,比谁的好看,谁的灯光照的亮一些?
如果一不小心或者有风吹来,灯芯的火光被吹灭,眼前可能会漆黑一片。
这好比生活,总有些人跳出来,对别人指手画脚。
有位年轻妈妈,发朋友圈庆祝找到工作,工资虽低,但不耽误照顾孩子,被人指责应该找个体面的工作;
有人下班后,给妻子买了她爱吃的食物,却被人吐槽抠搜,廉价。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1
尊重别人的幸福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村子里有个孩子考上本科,在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孩子父亲很是高兴,喊来亲戚朋友聚餐庆祝。
席间有个外地的远房亲戚问:什么学校啊?
孩子如实相告,这人一脸不屑说:那所大学不怎么样,你们怎么还那么开心?
一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的父子俩心凉半截,脸上的微笑一下僵住。
孩子父亲在田地里劳作一辈子,孩子能考上大学,
对他对这个家来说,就是天大的喜事,是希望,是生活的盼头。
再说,他也不懂什么大学好不好。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中有句话说:当你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
你要记住,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优势。
的确,可有些人就是喜欢拿自己的“高认知”到处显摆,你看不上的,在你眼里是根草,别人却会视若珍宝。
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包容和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的幸福。
2
理解别人的难处
有位作者年轻时曾跟领导参加一个饭局。
饭局上有位20来岁的小伙子,席间吹嘘自己认识哪个大佬,又得过什么了不起的奖项。
小伙子是作者合作公司一个刚入职的小职员,她深知小伙子说的什么奖项根本不存在。
作者正欲起身拆穿他,旁边的领导却悄悄拉住她的衣角,示意她坐下。
而且领导全程面带微笑倾听小伙子演说,偶尔也搭上几句。
作者很是不解,饭局散后,她问领导,明知对方说的天花乱坠,为什么不制止他,反而惯着他?
领导的回复让作者若有所思:
你看他讲大话,赔笑脸,不过是为了讨生活,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
身在这颠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奋力肩扛着养家糊口的重担,父母的养老,孩子的养育。
责任和担当结实的压在每个成年人身上,若不是千斤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谁又甘愿吞下委屈和心酸,成全明日的美好?
不拆穿别人,抗击生活千疮百孔时的无奈和伪装,理解他人内心的难处,也是一种难得的仁慈。
3
看见别人的努力
周国平在《论幸福》中说过:自己未曾找到伟大幸福的人,无权要求别人拒绝平凡的幸福;自己已经找到伟大幸福的人,无意要求别人拒绝平凡的幸福。
但现实中,有些人往往在自己拥有幸福后,却以此为衡量标准去要求别人,甚至抹杀别人的付出和成果。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年轻人,因为儿时家庭不好,他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后,就外出打工。
学历低,在外打工的收入也微薄,但他很懂事,又节俭。
每回发过工资后,他就把钱攒起来,3年后,他拿出全部积蓄让家里父母翻新房子。
房子建好后,按照村里的习俗,要宴请村里人吃饭。
酒席上,忙前忙后的母亲,带着年轻人,挨桌给长辈敬酒。
自己的孩子辛苦挣钱为家里盖了新房,摆脱贫困,搁哪个父母心上,都是件值得人高兴的事。
孩子争气,母亲欣喜不已。
轮到邻居李大妈时,她指着刚翻新的3层楼房,说道:
年轻人要谦虚,盖了新房,也不应该满足的,你看看,我家儿子已经在城里买了大房子,催着我们搬进去呢……
热热闹闹的酒席,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年轻人和母亲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
周围的乡亲们赶紧纷纷帮忙解围:
“这孩子不容易啊,初中都没读完,就帮家里盖了一座房子;”
“是呀,比我家那儿子懂事多了,我家那臭小子现在还找我要钱呢;”
“对啊,对啊,我家儿子花的比挣得多,一点都不懂得孝顺父母。”
酒席结束,年轻人陷入了沉默。
别人花费3年的青春积攒一笔收入,好不容易才修建的楼房,在邻居轻蔑的语气中,似乎一文不值。
究竟怎样的人,才会毫无顾忌的炫耀后,再在别人努力得来的成果上,踩上一脚呢?
可以不共情,但也没必要伤害。
内心丰盈强大的人,看得见别人的努力,大方肯定别人的付出和成果,默默替别人鼓掌叫好。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别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他人的人生。
每个人也都在用心答复各自的人生试卷,不同的认知、情感、际遇决定着不同的答题结果。
不管拿到怎样的试卷,摆正心态,活好自己,尊重他人的活法才是生活的正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