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多如牛毛,亲者凤毛麟角。
这好像跟我们自小受的教育不太相合,想成大事,关键就在于是不是能克服“用人唯亲”的人性,用人唯贤是十分正确的标准。
事实上,“亲者”是指有深度利益绑定的人,而一个人有领导力恰恰表现在能多大程度上把贤者变成亲者。
什么是领导力?
职位、权力或者其他专业、权威之类都是领导力的某种表现方式,根本在于:聚集资源或者带领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体在真实世界打怪修行,组织也是一样,通过不停的解决问题让自己越来越壮大,这就是一个温情、抗争、磨合、沟通并在一场场胜利后最终交付信任的过程。
关于领导力的内容、解释、研究,学术上有很多,其实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只有一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更多贤者变成亲者。
这是个强调自由、协作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有领导力,一个有潜力的团队必然是价值观一致、各有长板的优秀个体的结合。以项目为导向来打磨战力,每一个项目都是一场真实的战争,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但最合适的人展示领导力,比方说运营项目就是擅长地产的人主导,公关项目就以擅长策划统筹的人主导,如此人人都有机会在领导和被领导的角色间转换。
因为理解,所以默契,可以做到最好。
领导者需要看的更加长远,更需要保持理智,不为个人情感所困,保证每个人的利益。这就要求在打仗中用尽手段为整个团队谋取更大的利润,尤其是面对更大的领导或是强势的客户,都不能后退半分,用咱们耳熟能详的话就是“护犊子”。工作时越严格越好,因为细节的严苛也是为了确保最终的结局,而有战斗力的团队通常也是在大仗中磨合成型的。对外领导者代表着整个团队的荣誉、形象以及利益诉求,“我的人只能我来管”,要以一己之身承担来自外界的舆论、重压、利益侵犯,不好战、不畏战,让团队里所有人都心安理得,知道只要有你领导在,他们就不需要考虑任何工作之外的事。
所以,好的领导者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Ta可能严苛冷酷,可能不拘小节,也可能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可能干脆就是我们大众眼中的流氓。比如刘邦,不置产业、地痞无赖、拈花惹草、吹牛无算,但他却是古往今来的王中王,原因只有一个:把贤者变成亲者,为亲者谋取最大的利益。
再举一些极端的例子,历史上数不清的枭雄豪杰,甚至是山贼马匪都是好的领导者,比如与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残酷嗜杀、冷酷无情,可照样追随者众,要不是运气不好,中冷箭而亡,最后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但凡能成气候的,都是擅长解决某个问题并为亲者谋利的代表。
由此衍生开来,领导者另外一项重要且必备的素质就是敢于承担责任,而这一项的本质也是为亲者谋利。
对你交付信任的人,是不是敢于把Ta的未来承担起来,至少是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要让Ta能变得更好,成长更快、获利更多,真要有离开的一天也是因为更好的前程、更广阔的前景,而不是因为你不敢承担责任。负起责任就意味着要竭尽所能来打造最有效的成长环境以及对接所有的资源,可能能力有限,但要倾囊相授,显性的技能,隐性的技巧,频繁的交流才能更野蛮的成长,最终成为上下一心、进退有度的彪悍特种战队。
领导力就是这样,说复杂其实也挺简单,时刻维护亲者利益并为他们负起责任,如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