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吸引力法则,人人适用:
你好了,一切才会好,你不好,一切好的会与你无缘。
----【书朋捡话】
提高认知需要每天坚持阅读,慢慢积累,多思考。
积硅步,至千里,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1981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追逐那声音:莫里康内口述自传》
作者:[意] 埃尼奥·莫里康内
(Ennio Morricone,1928—2020),殿堂级作曲家,意大利当代创作最丰、家喻户晓、成就斐然并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毕业于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小号和作曲专业,曾涉足各种形式的音乐表达。早年为录制唱片担任管弦乐手和指挥,后成为戏剧、广播、电视和电影领域的作曲家,共创作了450多首配乐作品和10多首绝对音乐作品。
先瞅瞅本书的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莫里康内与青年作曲家德罗萨于2013—2016年间的对话,呈现了大师毕生音乐理念,也是一次深刻的自传式生平回顾。从在罗马的音乐学院接受正统教育到在德国受到先锋音乐洗礼,从立志于投身绝对音乐到为电影服务,“双重音乐人格”的莫里康内,在与莱昂内、托尔纳托雷、塔伦蒂诺等导演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中,不断探索音乐在能量、空间、时间方面的表达价值。一直以来,莫里康内力求重新创造电影的声音,这一次,我们将听到他为自己发声。
接下来看看书评:
①
莫里康内说自己作品里,那位贼会吹口哨的伙计,就靠这“会吹”的功夫,也能收不少版权费,滋润潇洒过一生
②
莫里康内真的可爱,喜欢音乐那股猛劲,成名就是开心也不会骄傲
③
是听着莫里康内的音乐阅读《追逐那声音》一书的。 本书作者亚历山德罗·德罗萨是莫里康内的学生,也正是由于者得天独厚的优势,才使得读者通过他与作曲家的对话,直抵大师的内心深处。读者从中不但可以了解莫里康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而且可以探究莫里康内——享誉国际的电影音乐大师的人性、思想和情怀。在获知与电影相关的故事的同时,更可以对莫里康内的作品进一步加深理解。我听到了那声音:悠远、深长夹杂着淡淡的伤感;我看到了那个人:恃才、直率还有些现实。所有这一切,比起那些所谓的传记来说,真实感更强烈,因为你可以看到一颗敞开的心灵。
④
莫里康内作为一位作曲人,却从不会专门把自己定义成电影的作曲人,因为在他看来,写曲人与听曲人之间是存在一种非常微妙、平衡的沟通的,追寻这两者之间相切的那个点,正是莫里康内一直以来都在做、且非常看中的事情。
⑤
“生活就是这样,有些相遇是无法预见的,你需要鼓起勇气做出选择。”
以上是朋朋精选的书评,
仅供参考。
看过了简介和书评,感觉怎么样
对这本书感兴趣不?
有时间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Inseguendo quel suono: La mia musica, la mia vita
【ISBN号】978-7-5057-5297-9
【中图法分类号】K854.657.6
【主题词】音乐家-生平事迹-意大利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