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
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
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丘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译文】别人要你做的事情如果不适宜,不要随便答应;如果信口答应了,不论做还是不做,都是你的错。
小故事:古时候,有一对勤劳的父子到集市上卖梨。很快就有一个人看中了他们的梨,双方谈好了价钱后,那个人就回去取钱了。这时,又来了一个商人,看到这对父子的梨新鲜,个大,立即要出高价买下,儿子动摇了,父亲对儿子说:“说话要算数,怎么能因为有利可图而放弃信用呢?”后来,第一个买主来了,他们父子把梨卖给了他。这对父子信守诺言的故事也被人们传为佳话。
【译文】看到的事情没有弄清楚,不要随便乱说;了解得不明白的,不要随便乱传播。
【小故事】直不疑是西汉时期南阳人,为人好学,不图名利,是位忠厚的长者。后来,直不疑被朝廷任命为高官,有些图谋不轨的人嫉妒他,就诽谤他说:“直不疑相貌虽好,但品行不端,与他的嫂子有不正当的关系。”许多人听说后,都这样传开了。这话传到直不疑耳边了。直不疑说:“他们真是一派胡言,我根本没有哥哥,怎有嫂子呢?”后来,谣传就不攻自破了。可见,遇到事情,如果没有根据,就不要轻易地乱讲,也不要轻信。
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效仿,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小故事】东汉末年,有位叫郭泰的文人,他学问高深,为人谦和。有个叫魏照的人,不仅常来听他讲课,还把行李搬来,整天和他住在一起。郭泰很奇怪他听完课为什么不回家。魏照说:“能找到一位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容易,但找一位能教自己做人的老师却很难。我天天和您在一起,是要模仿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郭泰很感激,尽心竭力地教他,魏照很快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的人。
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小故事】秦末,刘邦率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进入秦宫后,刘邦见宫殿高大雄伟,美女珠宝不计其数,心中无比羡慕,想全部据为已有。大将樊哙劝刘邦最好不要这样做,刘邦很不高兴。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之所以不得人心,失去天下,原因就在于他穷奢无度。现在您刚入秦宫就想像秦王那样享乐,岂不坏了大事?樊哙的话可是忠言啊!”刘邦听后深为感动,采纳了樊哙的意见。
【译文】东家说长,西家说短,别人的事情很难说清楚;与自己的正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去管。
【小故事】董仲舒是汉朝著名的学者,为了能够潜心学习,他整天钻在书房里,什么事情也不过问,吃的,穿的也不像别人那么讲究。据说在他家的旁边有一个菜园,然而,由于学习过于刻苦,董仲舒三年之中竟没有踏进过那个菜园一步。所以后人说他“三年不窥园”。经过不懈的努力,董仲舒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这和他专心学习、不为杂事所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直到今天,他的这种精神仍值得读书人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