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摔跤吧爸爸。
观影过程其实很矛盾,这不算一部完全“政治正确”的电影,其中很多教育理念甚至价值观,是有争议的。但不可否认它就是具有感动人的力量,哪怕是二刷,观影过程中不禁数次热泪盈眶。
挑战是全片的故事命脉,挑战传统,挑战世俗,挑战偏见,挑战父权,直到最后挑战不可能。虽然有俗套的地方,但是前面的那些就已经足够成功了。
讲的故事很简单。一个曾经当过印度全国摔跤冠军的爸爸辛格,渴望生下男孩,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为印度拿上第一块摔跤金牌,为国争光。但天不遂人愿,他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快放弃梦想的时候,在一次吉塔和巴别塔与小伙伴的打斗里,意识到女儿的天分,决定把女儿培养成摔跤世界冠军。他成功了。
普世价值来说,电影中一开始所表现的逼迫孩子承载着父亲的梦想去生活。当然错。吉塔和巴别塔在完全不民主的情况下,被告知从此每天五点起来训练,与男孩搏斗;不被允许进训练场,就在农田搭建的摔跤场露天打斗,成为全村人的笑话。光这样的心理压力,就足以摧毁青春期敏感的少女。当吉塔和巴别塔终于无法忍受身体的过重负荷,战战兢兢提出反抗,得到的回应是被剪掉了长发,哀求无效,颤抖无效,痛哭无效。这样的屈辱和压抑,放在我们的理解语境里,自杀也是不奇怪的。
辛格对女儿说“如果你获得了银牌,你总会被遗忘” “我要让我们国家的国歌响彻整个赛场” “你们的爸爸在跟全世界对抗,就是为了你们的未来”。唯利是图、极端爱国主义、传统父母思维。但或许,人是要在时代里发声的。印度女性毫无地位,出生被杀害是常态,活下来的沦为生殖工具。电影中吉塔和巴别塔开心地去参加朋友的结婚派对,抱怨父亲的毫无人性。结果被告知“真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而我的爸爸只让我做家务,嫁给从未谋面的男人减轻家庭负担”。 吉塔和巴别塔的父亲,从儿时逼迫她们从事摔跤,继而使两姐妹纷纷对这一事业产生热忱,让她们在印度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选择另一条路来取代一生相夫教子。不能说这部电影三观正,但却三观真。它一定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真实地反应了这个时代,赤裸裸地面对了人性。辛格如此强势、霸道、残忍的不完美的爱,也一万倍优于漠然;这一份牺牲自己人生也要帮女儿的父爱,是真真切切的。
人生就是苦中带乐、燃中带丧、有时候说不清楚怎么做是对错的一回事。重要的是真实面对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并不顾一切实践它。
看完也引发一些乱七八糟的思考。
先前看朱光潜的《谈美》里说到,距离产生美,艺术与实际的生活要有一定的距离才更能产生美感。而以我拙见看来,在电影中,我更倾向于贴近实际生活的美感,或是说,实际生活中所产生的美感,我也曾惊叹于盗梦空间中的特效,一个个抓人眼球的特效场景,不停翻转的画面,我也赞叹过海边的曼彻斯特里冷色调画面的美,一幅幅都如壁纸一般,这些画面似乎都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确,不可否认它们是美的,是倾注了制作人员大量的心血,用无数的特效用无数的摄影制作技巧所堆砌出来的震撼画面。
但我总觉得那些震撼里面少了些什么东西,在我看来,我还是更爱另一种美,或许也不能称其为美,但我总觉得那种真实带有生活气息的赤裸裸的画面,才真的能打动我,摔跤吧爸爸里父亲看吉塔赢得比赛后手舞足蹈,扩张的五官,结尾吉塔拿到金牌后喜极而泣,看到父亲后将手中的花抛给教练,推开层层包围的记者冲向他走来的方向,两人面对面一言不发,热泪盈眶,辛德勒的名单结尾在大屠杀中幸存的1000多号人自发站在铁轨两侧为辛德勒送行,每个人眼中感激不尽的目光和眼角不舍的泪水,工人向辛德勒双手送上一份联名信,希望能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帮助辛德勒避开对纳粹的追杀;海上钢琴师结尾1900和麦克斯坐在破旧的船上,麦克斯极力劝说1900离开将要在爆炸中变为灰烬的轮船。这样的画面背后具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强大力量,让人热泪盈眶。不知是我们对美的定义太狭隘还是这样的画面称不上美,但看完每部影片过后,我脑中残留下的其实都是这样的画面,而那些符合美感的定义的画面,似乎并不让我印象深刻。那种真真切切的感情,我才愿称其为美。
之前看到过一段话“在中国呆久了,会对美有很狭隘的偏见,觉得美就是年轻,是白皮大眼长发细腰。一走出去,看见其他国家种族的人,才惊觉美是多么丰富的事情。七十岁涂口红穿大漏背的old lady,裹着头巾一笑露出洁白牙齿的中东少女,跳弗拉明戈的胖胖女人,皮肤晒得黑里透红的南法姑娘,赤脚奔跑在非洲草原上的姑娘,那些都是极美的。你不会去管她们的身型是高矮胖瘦,肤色是黑白红黄,不论五官精致与否,她们实在太生动丰富,生机勃勃又从容不迫,让人信服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