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推荐了金惟纯先生所著的《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我最先被书名所吸引,就买来阅读。
金惟纯先生,生于1952年,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35岁创办《商业周刊》,金先生的出版集团与李嘉诚旗下的TOM集团联姻,成了两岸三地华人圈子内举足轻重的传媒巨子。近10几年来,金先生身体力行的走上了“学怎么活”的人生修行之路,这本《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金先生一路走来的“心灵日记”
这本书的自序部分,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你想回到什么时候?”
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十分坚定的说:我最享受的时光是在当下,是现在我50岁的人生。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只有将潜意识意识化,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可能有的人一辈子也不曾思考过,更不曾为之改变,所以会以为这就是命运。
我不愿回到过去,我从过去走来,现在的我,愿意带着过去给我的能量和资源过好当下,好不容易,我才有机会看到自己成长中的坑洞,当下的自己是否可以将潜意识意识化,我并不确认,但在生活的河流里,修补好时光之船的坑洞,我知道这样做,对我自己有利、对我的家人有利,这就足够了。
所以我只愿活在当下,而且人生不会重来,也无须重来。
这本书的读后感觉,犹如醍醐灌顶。感谢金先生用文字点拨了我。
由亲及疏
原来的自己真的是把最不好的坏脾气都给了家人,“任性、自以为事、情绪化……种种对家人的伤害”,我从不反思自己这样做,家里人会如何受?反之,我和“外面人”反而由于交集浅、彼此承担不深,而加着小心的接触。这种“远交近攻”的生命状态,必然会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我告诉自己,每天要带着对家人的爱回家,家才是我一生幸福的港湾。
小事入修
金先生曾在50岁以后做了7年的义工。从刷马桶、拖地板到开山种树、当服务员……无所不做。这些让我想到了自己,在公司我有部属,小事儿让同事去做;在家里,我有老公,累活让老公去做,家里的马桶、瓷砖、拖地板等需要耐心、费力气的活,我都指着老公做,我还自作聪明的认为,自己说话很艺术,总会哄着老公把这些活做了,不是老公不明白,人家是看破不说破而已,反而是我自己没有看见,所谓的善言背后其实是一种眼高手低,生活依赖。
我对自己说,这个毛病一定要改,“家务活”没有高低贵贱,每一次身体力行的劳动都是对家人的爱,都是对生活的臣服。
去除妄想
金先生写到:“我过去很重视自己的想法,很重视别人对自己想法的看法,现在则不太看重。因为一旦重视,就会有情绪,有情绪就容易有反应,接下去就会产生一连串没有必要的反应,结果往往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如今天我不太重视自己的想法,人生因无谓消耗的减少,变得轻松而有意义多了”
这段话,我读了很多遍。因为金先生的观点戳中了我的要害。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毛病,而且还会把人家是否同意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情绪、尊严、价值绑在一起,我看见了“自以为是”“寻求认可“这些和自己成长经历相关的业,我有意识的跟自己说,“静心思考,去除妄想,你的想法、念头不是圣旨,别人没有义务全然接受,也不一定全对的,要在平日多多觉察,改过”。
自我感觉良好
人为什么会“自我感觉良好“?在书中,金先生给了两个原因:其一标准太低;其二觉知太浅。
对标自己我不时的就会生出”自我感觉良好“的感觉,我反思自己,上面的两个原因都兼俱了。再继续下去,自己就会是一只井底蛙,就会慢慢的迷失。我选择用学习、成长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觉知,知道的多了,对自我的感受就会越来越真实。
重要的事情,认真做
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我会经常的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健康,我会排在第一位。我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健康了吗?“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这么大道至简的道理,我认真的做到了吗?没有。
每发生一件事,首先弄清楚:到底是谁的事?对他人、老天的事情,不当真;对自己的事情,特别是认为重要的事情,要认真对待、莫放过。
这个道理不能颠倒,只有这样,也才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接受自己
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当我们看别人“有所不受”时,必然会在自己身上有对自己的“不受”
而这种“不受”大多和童年的经历有关,我从小就是在爸爸的批评、妈妈的期待中长大,所以对他人是否认可自己、对于冷漠的情绪异常的敏感。
接受自己是一条返璞归真的道路,没有人是完美的,“接受自己”像是挖矿,挖了一层还有一层,每一层都能看到不受,都需要勇气,也都收获满满,万分值得。
我最要修的人生功课就是要更能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发生的一切。
和有缘人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