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茂名市一位男孩,全某某,已经连续三年考上北上。前两年,拿到录取通知书,却都放弃了,回校复读。今年又考上了,他是该市理科第一名,这次又是稳稳妥妥的北大线。
觉得很莫名其妙,普通人如果能考上,该是全家人敲锣打鼓庆祝了,兴致勃勃趟上北上求学的道路了。可为什么他一连考三次了,前两次都放弃了,这一次还会放弃吗?
报道的后面,写出了他所在的学校,百万奖学金奖励考上北大和清华的学子。难道他为了一次一次的巨额奖学金考试?我心里顿时如鲠在喉,浑身不舒服——你考上又不去上,你为了得到奖学金,却让别人错失了一个机会!我对这个人内心充满鄙视,认为他是一个龌龊的小人。
没想到早餐时,我把这则消息告诉才上初一的女儿。女儿却当即说:
“谁会这么傻,为了奖学金复读呢。他没有考中自己想要的专业,才会去复读。”
说完,女儿又举例,张萌放弃浙大的录取,复读考北京师范学院。张萌是她的偶像,她时时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
报导的最后也写,全某某说:“我只是没考中自己想要到专业,我想读北大光华或清华,所以参加复读。拿奖学金只是顺便一下。”
这么说来,他的复读并没有名利之心,他只想考中自己想去的专业。真正利用他的成绩来宣传的,是他的学校,以他的成绩来宣扬学校的优秀,可以招来更多的学生入学,从而收到更多的学费。
但是或许学校也没有什么名利之心,考前几名的当然要宣扬一下,表彰自己教学的出色。这是每所学校都可能会借机宣扬的事,没有什么特殊的。
那到底是谁的错呢?一个成绩优秀的学子,连续两年复读,三次上北大的线,这算是正常吗?
他第三年考,肯定不会再复读了。即使他再没考中自己想去的专业,舆论的力量也会让他不能再复读,只能去上学了。去上学了,即意味着不能再拿百万奖学金了。
现在这个时候,这还真得不是一笔小钱,大多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都不能拿到如此高的年薪。这一看,靠考试一年便赚上这么一笔,真是绝对的金领,高薪收入了。
这下我更迷茫了,都不是谁的错,却也有团体和个人从中得到好处,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我感到如芒在背,如坐针毡,茫茫然不知所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