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皮錫瑞《經學歷史》

皮錫瑞《經學歷史》

作者: 原田莓莓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20:34 被阅读0次

《序言》周予同

  1. 經學的三大派:
    1. 西漢今文學:以孔子為政治家,微言大義,功利、狂妄
    2. 東漢古文學:以孔子為史學家,名物訓詁,考證、繁瑣
    3. 宋學/理學:以孔子為哲學家,文以載道,玄想、空疏
  2. 經學史的重要性和分類:經學已死,經學史方生
  3. 皮錫瑞今文,章太炎古文
  4. 本書有價值但不可全信:
    1. “孔教救國”
    2. “六經致用”
    3. “緯候足徵”

一、經學開闢時代

孔子刪定(古文)/創作(今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二、經學流傳時代

秦漢之際。

三、經學昌明時代

漢武經學最為純正。

四、經學極盛時代

光武中興。白虎通義、五經異義。漢隸體石經。鄭玄注百萬。

五、經學中衰時代

鄭玄注集今古文,魏晉時人不復專門之學。

六、經學分立時代

南北朝時,南學浮華、北學質樸。

七、經學統一時代

隋北學併入南學,唐孔穎達勘定五經正義。

大經《禮記》《左傳》,中經《毛詩》《周禮》《公羊》,小經《周易》《尚書》《儀禮》《穀梁》。

八、經學變古時代

宋慶曆始一大變,反古文尚書,反毛詩,反左傳,宋人托古言今、繕發義理,疑經刪經自成其說。

九、經學積衰時代

墨義取義不取經。程子、朱子開宋學。

十、經學復盛時代

明末顧炎武謂八股之害,是為訓詁之學。清人輯佚書、精校勘、通小學。

【國學】

梁啟超、章太炎、陳寅恪、錢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錫瑞《經學歷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sl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