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在这变幻莫测的宇宙,空间无法丈量,天体不计其数,只有恰当的距离,恰当的关系,恰当的条件,无穷无尽的时间和极其渺茫的时机,才孕育出这样一个有生命的星球,虽然我们如微尘中之微尘般渺小,可是我们确是如此的幸运…我们,就生活在那个小黑点上
时值三秋之半,又一个中秋如期而至。
这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源于天体的节日。
月亮,作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只有在这个节日,才会获得大家的集体关注。在古代,月亮是神,人们祭祀她,崇拜她,慢慢的,“祭拜”演变成了“歌颂”,“歌颂”演变成“赏玩”,再后来,月亮干脆变成了一个符号,被人们用来借物言志,感物伤怀,而且一借就是上千年。
有了月亮,才有了中秋,可她如今却成了节日的道具。中秋节身上的标签,也从最初的“祭祀(夕月)”,改成了今天的“团圆”。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像一位忠贞不渝的夫人陪伴了地球至少几十亿年。然而,我们已经习惯了崇拜太阳,把月亮视为配角。阳光明媚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而乌云蔽月最多是少了点诗情画意。因为太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月亮的明亮只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万物生长靠太阳”。
而这,着实委屈了月亮。
在中国,月亮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太阴”,与“太阳”一起,一“阴”一“阳”,共同支配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月亮,地球很可能会和其他天体一样,是一个没有生命,死寂的星球。
中国自古就有中秋观潮的习俗,这并非偶然。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促使海洋产生了潮汐,而潮汐产生了磁场,以抵抗来自宇宙足以灭绝任何生命体的辐射。古人虽不明其理,但觉察到了他们的联系。
地球上出现稳定的昼夜交替,四季变换,是因为月球的存在,她让世界的运转有了节奏。
地球能够多次避开陨石的撞击,是因为这些陨石撞在了月球上面,月球是为地球受过伤的胸膛。
地球与太阳得以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冷热适中,适宜生存,是因为月球牵制地球在公转时没有出轨。
我们只知道花草不能没有阳光,不知道长期得不到月光照射的树木,木质松软,细弱易断。阳光使树木得以生长,月光让树木得以修复。
月球运转到四个特殊的位置产生了“四相”(朔、上弦、望、下弦)。《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并提到人体的气血盛衰与月相很多具体的关联。各种生命的生物周期,孵化周期,女性的经期,甚至人类的怀孕周期,都与月相周期相对应。
植物也是如此,有人已经总结出,在什么样的月相时收割,可以“净化”庄稼,延长储存。以及在不同的月相时播种不同的作物。
像对海水的引潮力一样,月球对人体体液也发生作用,造成人的生物高潮和低潮。创造性思考在满月时往往更有效……
更惊人的是,月球正在延长我们的生命,她的引力拖慢了地球自转的速度,使我们的每一天在以70微秒的时间延长,结果就是,今天的“一天”比恐龙时期的“一天”延长了15~16分钟。若干年后,或许已经没人记得一天是24小时了。
所以,我们喜爱月亮,关注月亮,不应仅仅为了她的美丽。
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为我们打开了宇宙之门。
有一个词叫做“眼见为实”——“我们看到节目正在上演”,“我们看到孩子正在啼哭”,“我们看到鞭炮正在爆炸”,我们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现在”,我们可以把握“现在”,生活中我们还勉强可以这样说,可是如果放眼宇宙,这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宇宙中,你所见的一切都是过去。
穿越时空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光是有速度的,虽然极快,但它的传播仍然需要时间(光速约为30万公里/秒),所以,根据距离不难算出,你看到的月亮是1.28秒之前的月亮,你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前的太阳。也许这没有让你感到震撼。
人类肉眼可见最远的天体是仙女座,距离地球200万光年,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仙女座是他200万年前发出的光,今日方入你眼。而整个人类的历史也不过300万年。
而目前人类能够通过仪器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130亿光年。这一数字既代表了时间,也代表了空间,时间概念是,我们看到的是130亿年前的“它”,而当时连地球都不存在。空间的概念是,这是一个只可计算不可想象的距离。
如果有人整天围着你转,你就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是中心了,可是仰望无边无际的宇宙,我们才明白,月亮围着地球转了几十亿年,可我们仍然成不了中心;亲眼所见也未必属实;想要珍惜现在,可是“现在”从未被我们拥有。
人类智慧的限度,决定了我们面对宇宙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历史也已证明,不管多么伟大的科学研究甚至既得成果都随时可能归零,月球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宇宙的起源,我们至今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但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在这变幻莫测的宇宙,空间无法丈量,天体不计其数,只有恰当的距离,恰当的关系,恰当的条件,无穷无尽的时间和极其渺茫的时机,才孕育出这样一个有生命的星球,虽然我们如微尘中之微尘般渺小,可是我们确是如此的幸运。
中秋赏月,赏为欣赏,赏月之美。赏为赞赏,赏月之功。赏为赏析,赏月之神秘。有意思的是,如果追溯汉字起源,“赏”字同“尚”,意为“尊重”。
中秋之夜,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自然无止,宇宙无境。月球是人类了解宇宙的起点,也当是人类自省的明镜。
月亮,不能以节日之名,被堂而皇之的沦为人类的玩物,也不该以科学之名,被单纯的当成研究的工具,我等当透过月球,透过宇宙,透过万般无常,感叹万物生之偶然,活之可贵,仰望夜空敬畏时光,低头反思熄心中骄慢,让心最大限度贴近宇宙,无穷的包容,继而赋予月亮无限的尊敬和感激。
没有月亮的地球是孤独的,没有月亮的夜空是寂寞的,没有月亮的人类是无法想象的,而没有月亮的宇宙,依然是那个静谧的宇宙。
数据证实,月亮正在以每天3.8cm的速度远离地球,而且总有一天会消失。到时,人类如若尚在,该借何物伤怀?
后记:
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知道这个“遗产存折”还剩下多少余额。发展,不是为了逐渐丢失一个民族的文化涵养和精神追求,应该赋予、还原中秋节为代表的文化载体以应有的形式和内涵,以坚守对自然和历史的忠诚、敬畏之心。
2016.9.13 21:27
农历八月十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