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赞颂母亲并带有几分自责的诗。
和煦的风吹自南方,吹在枣树的红心上。枣树红心嫩壮,母亲抚养子女劳苦。和煦的风吹自南方,吹得枣树成长,已经可以当柴。母亲明理而有美德,我们兄弟几人不成材。寒泉清冷,源头在浚县郊。母亲有七个儿子,她抚育得很是辛劳。黄鸟啼叫清和宛转,歌声动听。母亲有七个儿子,却不能安慰她的心。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大概是很多人童年就会背诵的。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孩子缝制衣衫。临行前一针一线密密缝缀,唯恐孩子回得迟了,衣服会破损。子女如细嫩的小草,母亲便是春日的阳光,这份恩情,难以为报。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花即中国的母亲花。古人认为萱草可种植在北堂母亲的居室,“北堂植萱”引申为母子之情。
灿灿的萱草花,生于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是为了谁而吐露着芬芳?慈母倚着门期盼着孩子归来,远行的游子必定是辛苦的。对双亲的奉养日渐疏远,孩子的音讯难以传到。抬头望向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而感到惭愧。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爱是最无私也无尽的情感,游子最是令母亲牵挂,游子的归来也最令母亲欣喜,欣喜之中又透着心疼。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令她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归来。母亲缝制的棉衣,针脚密密麻麻,家书上的墨痕犹如新的一样。一见面母亲总会心疼孩子瘦了,细问旅途之中的辛苦。游子已经自感愧对母亲,不忍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