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在荒诞中结束一生。
读道德经,修人生事。老子认为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顺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是只有做到无为淡泊不居功自傲才是真正的圣人,如果自恃有功肆意妄为,绝不会有好下场。
今天咱们来讲明武宗的故事。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的嫡长子,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他15岁即位,生性贪玩,好动,坐稳龙椅后,便废除了上清宫和文殊坊等侍奉皇帝的内官,以减少他们对自己行动的限制。
按照明朝的祖制,皇帝每天都要听经筵,但是明武帝总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根本就没有听过几次,后来他干脆连早朝也不上了。诸位大臣见这位少年皇帝如此怠政便轮番上奏,但是他始终听不进去。
明武宗不但不听朝臣的谏言,反而专宠一批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及江彬,咸宁的刘瑾是武宗朝的太监,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武宗的信任,后来爬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刘瑾阴险狡诈,排除异己,朝中很多政治大臣都遭到他的迫害,此外他还以各种名义威胁别人向他进贡,没有向他进献钱财礼品的就会立刻被他逼死。没有人不痛恨他,也没有人不惧怕他,所以大家称他为立皇帝而称武宗为坐皇帝,后来刘瑾失势,明武宗开始专宠钱宁,姜斌二人,姜斌等人为哄武宗开心,不但为其建造豹房,供其淫乐,还迎合武宗好大喜功的特点,多次鼓动其到边关带兵打仗。。
姜斌是武宗后期最得宠的佞臣,他曾向武宗吹嘘边军如何骁勇善战,引诱武宗将边军与京军互调,借以巩固自己的势力,明朝祖制规定边军京军不许相互调换,这是因为如果边军虚弱,蒙古就会趁机入侵。如果京军虚弱边军就会成为朝廷的祸患,这是为加强皇权而制定的制度,武宗不顾朝臣的反对打破祖制宣布征调边军入京,设东西官厅由姜斌许泰统帅。此外,姜斌还鼓动武宗到西北地区游行,这对于一向以雄武自居的武宗来说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万世不拔之功。
正德十二年十月武宗终于迎来了一显身手的机会,这一天武宗得知蒙古小王子率领部队袭扰明朝边境,武宗心里暗自高兴,他亲自布置军马,准备与小王子一决雌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应州之战,应州之战进行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武宗赶到后亲自率领大军组织援救,这才解了民军之危,武宗与蒙古军在边境地区进行了100多次战斗,战斗期间,武宗与普通市民同吃同住。(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