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害怕标签和格式化,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我也不想用“浅谈阅读”“我的阅读经历”“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之类,没有标题最好。
说到底,我是个随性的人。而且,我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资格将自己置于一个专家或者达人的角度来向人传授些什么。
关于阅读,我没有什么系统的经验总结,只是胡侃一些自己的感受。
上学的时候,阅读的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语文课,那是我唯一感觉不到学习压力的时光。慢慢长大,高中的时候上课只重点讲解诗词文言文,对于现代散文或者小说节选只要求自行阅读或者无要求。
对于我,每次发下新书首先便是找到那些篇章来阅读,在充满学习压力的课后,那是一种放松和享受。
那时候,几乎没什么机会读到课外书,也不像现在的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当时也没出智能手机。学校发下的月刊之类我都会一页不漏地从头看到尾。
记得一个漫长的暑假,百无聊赖的我攥着自己仅剩的几块零用钱在集市上“淘”了两本书,一本《红楼梦》,一本《乾隆皇帝》。纸张质量很差,但我如获至宝,拿回去一本正经地读。
虽然对于当时十三四岁的我来说,这种书实在有些难看,但我实在没有其他的可以看(爸爸的几本武侠故事书都被我偷看完了),也勉强能看一些。表哥表姐来家里玩,看见我看的这书,还嘲笑了我一回。
后来上了高中大家流行买杂志,《读者》《青年文摘》之类也看了不少。言情小说当时也特别火,可我终没有看几本,总觉得有些浪费时间。我总是这样有“功利心”。
大学时阅读的机会就多了,可是自由时间和娱乐项目也更多了。不可否认,我一边萌发着读书的冲动一边挥霍了大把的宝贵时光在刷电脑网页、看电视、八卦、逛街这些事情上。图书馆去过,可通常是在考前复习的日子。
毕业几年后,突然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些书,还有那不太明显的写作爱好,都仿佛被自己慢慢抹杀了。于是开始买书看,借书看,看得越多,花的时间越多,仿佛自己就越安心。
现在的阅读渠道也越来越广了,各种新闻软件、公众号每天推送着五花八门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被这些文章打动,思维被搅得像一团浑水。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干货、小技巧总是没完没了地诱惑着自己。
但不久后发现,你看了再多哲理,get了再多技能,于你自己,还是一场空,倒徒增了许多焦虑和迷茫。于是,我不再沉迷于那些排版精美、干货满满的文章,只看走心的的文字。哪怕没有章法,结构不完美,不是“即食的美味”,但能真正地引起共鸣,引发思考,有些许启迪,也是好的。
看文化节目时经常听学者们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本书看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很珍惜。大概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如饥似渴地看了许多貌似不那么容易消化的书籍。而这些书,在多年以后依然为自己提供着养分和能量。
而现在的我们,选择性太多,反而有些不知所措。读的越少,越不知从何开始,读的越多,越不知如何选择。
余秋雨说,我们总是被太多消耗自己的东西绊住脚,冲出圈子,才能创造全新的自己。原话记不住,大意是这样。
希望自己能静下心来,断舍离,放弃消耗自己的东西,做点真正属于自己的事。
网友评论